刚栗古祠

刚栗古祠位于现英利青桐洋,它藏于名胜鹰峰岭下。据古《徐闻县志》和村史所记载,青桐洋村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历史。村中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清代宏伟的祠堂建筑群和连片的古民居豪宅,它凸现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品位,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中记载:明清时期,青桐洋村是徐闻县内的一大村庄,因村大人多且名人辈出曾号称“徐闻第一村”。据村中的族谱和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所记载:明清两代,青桐洋村中有科名者134人,出仕者83人,这些人功成名退后,便利用声望集资建祠堂,于是,不经意中,便为后代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现村中有宗祠6座,共计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青桐洋村祠堂以其数量多、规模大、工艺精美而饮誉雷琼,其建筑风格既具有岭南宗祠的经典法式,又独具自己的情致和品格!
   其中村中的刚栗宗祠,坐落在村东,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清光绪年间,由告老还乡的直隶州同吴运还及其弟吴运申主持营建,经三年乃成,开光之日,流光溢彩,美轮美奂,金碧辉煌,轰动整个徐闻县乃至高、雷、琼、廉四府,被时人称为“靓祠堂”,参观访谒者三年络绎不绝。据称,该古祠堂有四绝: 一是设计绝。设计者为徐闻县光绪贡生吴运还,其人曾出任直隶州州同,阅历广,学识渊博。祠堂整体布局主次分明,严谨沉稳中不失空灵雅致。正殿、祭祠阁形制仿自京城太庙,空间宽阔,恢宏大度,九层石阶,威仪十足;月门东边半月楼庭院,楼阁、厅堂、书斋雅致清幽;围墙顶部复道行空,似长虹卧波,连贯四角碉楼。此外,水井、仓储、戏台一应俱全。一座祠堂将祭祀、防御、休闲等功能结合得如此精巧,发挥到极致,不得不承认它是小祠堂的大手笔。
   二是灰塑绝。祠堂围墙内侧,工匠用石灰、糯米汤、红糖掺和搅合,塑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贞妇烈女、神仙妖怪等数百尊人物肖像,他们神态各异,或坐或卧,或行或止,或嗔或怒,或颦或蹙,或慈祥或狰狞,个个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脊梁顶的瑞兽灰塑,张牙舞爪,极尽夸张之能事;门额柱顶的花卉灰塑,尺幅之内,景画气象万千,情趣盎然。
   三是木雕绝。祠堂殿厅阁的前额和梁头柱尾上的木雕装饰,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木雕装饰,刀法有简练粗放的,又有精雕细琢的,相互映托,无不让观者拍案称奇。
   四是石工绝。祠堂上进前院墙,用青石砌就,却不需灰沙浆粘合,在里面点火,外面透不出一丝亮光,工艺如此精细,让人匪夷所思。雕刻的石柱、石鼓、石壁、石阶等如鬼斧神工,让人叹绝。
  走进这座祠堂,人们无不惊叹古代岭南建筑的博大精深,它凝聚了能工巧匠的才华,不愧为岭南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刚粟公祠门前庄严肃穆的石鼓

刚粟公祠庄严的正厅

高高的围墙把公祠变成密实的城堡

公祠内精致的木雕方格

精致美丽的木雕梁托

墙头屋角景气万千的三重灰塑

庆寿贺节的专用戏台

室内的墙上画饰

屋角上的龙型灰雕

月门庭院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