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村--中国历史上最智慧者的子孙生活的村庄

  诸葛村,古称“高隆”,是“古今第一良相”诸葛亮一支后裔聚集的血缘村落。据《高隆诸葛氏宗谱》记载,村中的诸葛氏奉诸葛亮的父亲圭为始祖,元代中叶到高隆定居的是诸葛亮第27代裔孙诸葛大狮。这座以九宫八卦构思布局的村庄是诸葛大狮亲自设计的。全村目前有5000多人口,其中近3000人为诸葛亮嫡传后裔,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一大早诸葛村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远远地望去水塘已挤满了洗衣女的身影。我径直来到丞相祠堂。据管理丞相祠堂的负责人介绍:丞相祠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8—1424),大狮会的曾孙伯融公普建家庙五间,这就是丞相祠堂的前身。经嘉靖和万历的两次扩建而体格大备。雍正十二年(1784)诸葛家族众首事协力并举、立簿批揖,费愈千金,拆去原敞厅二间,巍然建成规模宏伟的中庭,整座丞相祠堂始告完备。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焚烧了整座丞相祠堂。此后,因诸葛村由农业村落向商业村落过度,宗教观念渐趋淡薄,丞相祠堂一直没能重修。直到光绪十九年(1894),才有诸葛枚发起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7)季分的棠斋公从上海回来,呼吁重建宗祠。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30年丞相祠堂的重建才真正完工。
  站在这占地宽四十二米,进深四十五米,面积约一千九百平方米的丞相祠堂中间,眼前正脊上用砖立“用隆中云”四个大字扑面而来。走进中央三间的正门,檐柱间设签子栏杆,金柱间开板门,每间四扇、外侧设抱鼓石。左右。左右梢间作精致的磨砖影壁。正门并不高大华饰,且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很有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气度。沿石阶而上为寝室,中央明间供奉的是先祖诸葛亮,左右供附祭的祖先,都是“功宗德祖”、“忠孝义烈”和“乡贤先达”。我在里边转了一圈便顺石阶而下,来到院子中间,这便是轩昂壮丽的中庭。这是一座面阔五开间(16、6米),进深三开间(9、2米)的歇山顶敞厅。檐柱和山柱都是石质的方柱,脊檩高八点九米,间空很大。中央四棵金柱直径约五十厘米,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和椿木、谐音“百子同春”。中庭的大梁及梁架上雕饰极其丰富,宏壮并且华丽。
  走出丞相祠堂,我绕过曲径通幽的巷道,经钟池一侧,来到江南唯一的武候会纪念堂——大会堂。大会堂为纪念诸葛武候所建,它位于村落中心,坐北朝南,前面是“钟池”这个八卦形的大水塘。大会堂为三进两明堂,大门牌楼式、方形柱子、黑漆大门、层层斗拱出挑、正门当中额枋上有白底黑字“敕旌尚义之门”的横匾。大门两侧次间粉墙上楷书“忠”,“武”两个大字,此因诸葛亮死后,后主曾谥诸葛亮为忠武候。我跟着游人一起进入大会堂、堂内几幅大画记述着武候会的生平。二进大厅两旁挂着“三顾茅庐”、“舌战群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功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八幅油画。三进大厅正太师壁上写着武候诫子书,其中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早已成了中国文化的座右铭。
  由于大会堂为诸葛亮纪念堂,过去按清帝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的诞辰、八月二十八日的忌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庆典活动。
  第二天,刚好是诸葛孔明的忌日(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听村里的前辈讲:祭祀活动的主祭人由孟、仲、季三分轮流担任,他们都须是五十岁以上的长辈,由各分自己推荐。主祭人须自费准备一些礼品,如“印糕”等,分发给全体祭者,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主祭人都很重视这份荣誉。
  在丞相祠中庭,诸葛亮神主之前,设香案一副,前面是祭品台。祭品有全猪一只、全羊一只、三牲一副(鸡、鱼、肉)、馒头一盘、猪肝一盘、粉条一盘、米饭一碗、茶一杯、生羊血和羊毛一碟、纸扎的茶花一朵、黄酒三杯。香案上陈列蜡烛两对、香一撮。另有鞭炮两筒。
  外执事,站在中庭祭品台两侧。主祭人站在祭品台正前方,左右为祭祀的读祝者。时间一到,司仪人歌赞,奏乐,内外执事,引赞者和主祭人就位,然而行隆重而又烦琐的“三献礼”。这些都是听那位长者讲的,因为那天小小的古村来了数千人,我们根本无法接近那座壮严的丞相祠堂,只能远远地听到鞭炮和锣鼓声响彻天空。
  诸葛村由于出外经商的人多,经济富裕,在明清两代中建造了许多精致的住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建筑群,保存到现在的还有一百余幢。
  我随便走进一户民宅,房东很客气地招呼我,并搬过椅子让坐。房东还告诉我:“诸葛村为什么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主要是他们的祖先从原来的农业村落向商业村落转变的结果。”房东接着讲:“诸葛氏在高隆室居后不久便开始经营药材生意,世代相传。明末清初,大小药铺遍及兰溪市,更有人将药材生意做到了北到津牯、牛庄,南至广州、香港等地。祖上的族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作为“古今第一良相”的祖宗在上,不可逾越,所以就经营起药材了。靠做药材生意,发达起来的诸葛家族,最大的投入就是按照传统习惯营造自己的家园,在前后几百年中,形成了质量之高、规模之高、气派豪华而壮丽的古建筑群。
  就要离开诸葛村了,这天我起得特别早,天边刚刚鱼肚身,我沿着山径爬了村外的小山。从高处看,村落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小山似连而非连,形似八卦中的八个方位,成为外八卦。整体建筑的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而钟池则半阴、有水;半阳,干地的太极阴阳鱼图而神似。房屋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形成内八卦。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妙。八卦阵式的排列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大有可观赏之外。真感叹:诸葛祖先的智慧和气魄为我们造就了如此壮美的古建筑画卷。
  正当我快要下山的时候,我远远的听到山坡上一个学童的读书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寻着读书声朝山下走去。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