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前言

    煤矸石,即从煤矿井下挖出的介与煤与石头之间、发热量较低的矿石。在出煤时,煤矸石会被分离出来堆放在一边,天长日久,每个煤矿都有一个堆积如山的矸石堆,人们把它叫做矸石山。

    豫西煤城平顶山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煤矿,随之也就有了大大小小的矸石山。煤矸石在与煤分离堆放时,总会夹带一些煤块,于是,这些矸石山上就有了一群捡煤人。

    捡煤人大部分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忙时务农,闲时捡煤,多了一份收入。也有一些外地人,他们在矸石山上搭起窝棚或简易房,安家落户,以捡煤为生。他们不畏严寒酷暑,昼夜捡煤,每人日均捡煤达千余公斤。

    几乎每座矸石山上都有承包人,承包人在山下建起煤场收煤。捡煤人只能把捡来的煤以每吨30多元的价格卖给承包人。

    源源不断的煤矸石,使捡煤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些人已经在这里干了20多年。

矸石山后记

    矸石山与名山大川相比,既不雄伟,也不秀丽。可它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吸引着我。

    八十年代中期,当我刚接触矸石山时,就被捡煤人的忘我劳动所打动。那一双双忙不迭的手,一路小跑似的运煤脚步,运煤包下山,象乘坐一列喷雾的火车,那样自豪、满足。这些场景及捡煤人的精神状态,使我意识到,这是摄影最能表现的题材。在我断断续续拍摄矸石山的近20年间,我目睹了他们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历程。他们真诚的面对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我试图利用摄影镜头去表现他们的生活空间,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惊讶于:在这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竟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存,他们不辞辛苦,不畏严寒酷暑,拼命劳作却又乐天知命、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这个特殊的角落,特殊的群体,特殊的生活方式,特殊的人生况味,引起我亲近它、探究它、表现它的欲望。

    我时常与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地融进了这个群体,几乎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潜意识里的平民观念与他们的境遇产生了共鸣。如果有一天矸石山消失了,我那可爱的捡煤朋友们将何去何从?那时,《矸石山》将是一段生活的永久记忆。



 

 


 

雾中捡煤人。(1985年)

四矿矸石山上的捡煤人。(1999年)

忙中偷乐的捡煤妇女。(2001年)

在矸石山上休息的夫妇俩。(2001年)

捡煤人与倾倒煤的煤场。(1998年)

等待捡煤人归来的妇女与儿童。(1992年)

捡煤人的孩子。(1992年)

收获的喜悦。(1992年)

在山洞里休息的捡煤人。(1992年)

 

捡煤人的临时住所。(1993年)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