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4

序 言

    马街书会源远流长,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成长过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漫长的岁月里,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天灾人祸,而它却生生不息、顽强地生存至今。

    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是豫西伏牛山脉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土地肥沃,水秀风清,地灵人杰。涓涓的溪流与村旁的火神庙擦肩而过,在这片旷野上,庙台林立,香火不断,弦音如歌。

    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

    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对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筒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马街人热情好客,他们把远来的艺人请到家免费吃住,还送给“写”不出去(曲艺说唱交易未成)的艺人返程所需钱物,这一世代相习的传统,使马街书会久盛不衰。书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观者有时可达10余万人。观赏者或躺或席地而坐,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凉水,尽情地享受着旷野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那份专注和惬意与身后的庙宇、农舍,远处的群山一起,共同组织一道浓郁的乡情风景线。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博得文人墨客和外国朋友的啧啧称赞:“马街书会真是太神奇了!”

   是的,马街书会它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更是中国文化绚丽多彩的一大奇观。

后 记

    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是伏牛山脉下的一座小村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人杰地灵,五谷飘香。这里的农民兄弟,一样的手上长满老茧,脸上写满了沧桑。这里,曾有过田园牧歌式的静谧安详,也有过急风暴雨的洗礼和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其他村落,一般无二。然而,不知始于何时,每逢正月十三,仿佛神兵天降,好似春风吹开了满树的梨花,天南海北的说书艺人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这里,吹拉弹唱,说古论今,以书会友,切磋技艺。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农家小院里,说书的、听书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简板声、胡琴声悠悠扬扬,绕梁三日不绝,好一幅酣畅淋漓的民俗风情画!

    我初识马街是在1984年。时至今日,屈指已近20年了,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每年都去马街,只为好奇,凑凑热闹,偶尔也拍一些照片,90年代初期,我担任摄影记者之后,仍然每年都要在马街书会采访。这时,脑子里以装着不少的问题,手中的相机也觉得沉重了,每次去赶马街书会,我都为它那宏大的场面所折服,为马街村淳朴的民风、浓重的乡音乡情所陶醉,更惊叹于马街书会千百年来虽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而经久不衰。每次采访归来,说书艺人那专注的神态、观赏者开心的笑容;大爷大娘脸上那刀刻一般的皱纹和绿地上嬉戏的孩童……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轮番在我眼前“定格”,挥之不去,常常使我感慨万分、夜不能寐。于是遍有了出版“马街书会摄影集”的想法。

    这本专集里收入的百余幅作品,是我从多年来拍摄的数千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从摄影专业角度看,它们也许算不上是上品,但却凝聚了我近20年的心血,表达着我关注民俗文化、诊视马街书会的拳拳之心。忠心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教。

    愿这本摄影集能像马街书会一样,对前人是一份不能忘却的纪念,给今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多方位的思考,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该书在筹备过程中,得到有关领导和多方面专家朋友的悉心指教和大力相助,在此表示诚恳的谢意。

 

 


 

泥巴地里的午餐。

拨浪鼓敲起来。

晒着太阳卖水果,好舒坦啊!

田野WC

套圈游戏。

木偶人生。

耍猴人。

咱们也来过把瘾。

“你说多少钱吧”
 

 

被邀请的艺人在农家说唱。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