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炉灶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地处关中边缘地带,这里的乡村使用的炉灶至今仍用土坯或砖垒成,每到饭时,各个村落上空就会飘起袅袅饮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庄户人回到家里就会闻到扑鼻的饭香。

  庄户人对他们赖以生火做饭的炉灶有着浓厚地情感。每年农历腊月廿三,许多农户都在灶台摆上灶糖、花馍、水果等供品并上香,举行隆重地祭“灶神”仪式,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保佑全家老少平安,年年富贵有余。

  炉灶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人类初始就有用三块石头支起的炉灶,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双连式地灶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为使灶内火力燃旺,我们的先民又发明了吹火筒和木制风箱,这些为人类生存做出不朽功绩的老式炉灶经不断进化发展,至今在乡村仍被广泛使用。

  炉灶的盘制主要用土坯、砖和以胶泥垒起,用泥土、谷壳灰、草本灰拌匀填塞炉膛,再用泥土混合麦秸将炉灶外部裹泥、抹平,并以黄泥浆、白土浆粉刷外表使其整洁、美观。据泥水匠人讲:盘制炉灶很有讲究,以中国的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相克之说为理论,炉灶在厨房内为“上”,炉灶口不能面北,北为水,水冲火。因此这里的炉灶口都朝东、南、西三个方向。

  乡村炉灶建造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灶、双灶、连环灶、七星灶。按火力大小可分为头灶和次灶,一般头灶担任煎、炒、蒸、炸,次灶担负溜、温水的作用。按使用燃料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燃烧柴草秸秆炉灶的,其灶门、炉膛大,可以不设烟囱和炉篦;另一种以煤为燃料的炉灶,其灶门小、炉膛小,设烟囱和炉篦,具有吊火低、热效高的特点。这两种灶在垒制时其外侧底部中间还留有小风口,用于安插风箱的风嘴,抽拉风箱鼓风助燃。

炉灶在农家的垒放位置也因各家条件不同而定。大多数人家都有专为家人生火做饭的独立厨房和炉灶,为了排烟和蒸气,厨房的顶部都开有散烟气的和透光的天窗。厨房内盛粮的陶罐、装水的大缸、藤编的筐、篮及锅、碗、瓢、盆等家什一应俱全、摆放整齐有序。有的农家在阁楼下撑起案板、垒个炉灶就成为简易厨房;有的农家因条件所限,一孔窑洞集厨房、炉灶、住宿为一体;还有一种是临时搭建的厨房和炉灶,主要用于农家办红、白喜事和盖庄基,这时一般要垒建78个临时性炉灶,做大量饭菜招待众多吃饭的人,事过完后就拆除了。

乡村炉灶盛载着庄户人生活的欢乐,如今更多的人用上了燃气灶、电磁灶等现代化的炉灶,当我们看到庄户人在饭时,一家几代人围着桌子吃着可口的饭菜,和和美美,就会从心底勾起我们对乡村炉灶温暖而又难忘地记忆。

 

图一:这户农家厨房的主灶、次灶相连,灶口大,以烧柴为主,配以木制风箱吹火助燃。主灶担任煎、炒、蒸、炸的作用,主灶余出的火力供给次灶用于溜或温水。


 

图二:这家厨房的炉灶以烧煤为主,有灶门和炉篦,墙外设有出烟口回风助燃。


 

图三:这户农家用砖垒起炉灶,以电动鼓风机助燃,设有烟囱和炉篦。


 

图四:农家厨房内案板、水缸、竹篮等生火做饭用的家什一应俱全,摆放错落有致。

 

图五:这户农家厨房使用的是双头灶,灶面用水泥砌成,墙壁和灶面用白泥土粉刷。

 

图六:有的农家在阁楼下撑起案板、垒个炉灶就成为简易厨房。

 

图七:厨房内设有排烟气和透光的天窗。

 

图八:农家盖庄基时劳动的人多,主家垒起3台炉灶给帮忙的人管饭。

 

图九:农家办红、白喜事时,来的客人很多,要临时搭建厨房并垒建7~8个临时性炉灶,做大量的饭菜招待众多吃饭的人,事过完后就拆除了。

 

图十:有的农家厨房、炉灶、住宿集于一孔窑洞,但也其乐融融。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