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创意


    拍摄风光照片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因为要把具有微小差别的立体景致转变成平面影像。因此,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摄影师需要经常进行视觉训练,所谓“视觉训练”就是脱离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开拓你的思维感觉,丰富你的想象力。
    摄影者在早期创作时可以按照规矩来构图,当掌握了基本技巧之后,就应尝试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即所谓“法无定式”。那么,什么是自己的个性,或者说艺术的风格呢?风格不是既定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刻意模仿的影子,应是以实现个人情感追求为前提而自然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的精髓在于艺术家的创新,唯有创新作品才有生命力。

 

01 金顶 Golden
2005.7月拍摄于河北承德
Pentax 645NⅡ相机 33~55mmf/4.5镜头 F19 1/1000s -1.0EV 手持
柯达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是一个宗教圣地,其中有个屋顶金碧辉煌,据说上面的金属瓦都涂了一层金粉。正值中午,烈日当空,金顶闪着耀眼的光芒。
通常摄影师拍摄照片都会避开中午时间,因为影调极难控制,强逆光也容易造成主体死黑一片。但是此刻的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打破常规,右上角取太阳,用F16的小光圈将太阳拍出星状。按大面积天空测光,导致地面其它景物严重曝光不足,而金顶由于反光强烈,主体表现得充分而突出,画面简洁。白天拍出了晚上的视觉感受,也正反映了庙宇的神圣与神秘。


 

02 同辉 Sun and Moon Together
2007.4月拍摄于辽宁葫芦岛
Pentax 645NⅡ相机 150~300mmf/5.6镜头 第一次拍摄月亮:M档 F11 1/125秒;第二次拍摄大海和太阳: F8 1/45秒 -0.3EV 柯达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每当站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等待日出的时刻,我都会想起陈长芬先生的经典之作《日月》,那种日月同辉之美让我历历在目,深深地被他超凡的想象力所折服。人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复制的,但在技术上是可以模仿的。选择农历十五后几天,天晴之时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就可以做一个尝试。
黎明前,我选择300mm的长焦镜头,使用F8或者F11的光圈,1/125秒的快门速度先把月亮拍摄下来。然后等待太阳冉冉升起,当太阳上半部红透,下半部还是暗红色的时刻,把握好月亮在下面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曝光,这样日月就叠在同一个画面中。
注意:第二次曝光对前一次的曝光量可以忽略不计,按实际场景测光后的曝光量拍摄。其次,第一次曝光时月亮的位置事先要有所构思,而且一定要记住它在画面中的位置。绝大部分拍摄胶片的单反相机都有多次曝光功能,现在有些数码相机具有此功能,例如富士S系列、尼康D200和D80、宾得K20等。我认为,利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和在后期使用数字暗房技术加减东西其味道不可同日而语。


 

03 吻 Kiss
2005.10月拍摄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
Pentax 645NⅡ相机 80~160mmf/4.5镜头 F16 1/45s -0.7EV柯达
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太阳即将落山,万物寂静。取两块巨石作为剪影,一上一下恰似两个巨兽在亲吻。仅有剪影,照片还不够出彩,让马上落山的太阳从石孔里透出光来,用小光圈,拍成星状,于是照片就有了吸引观众眼睛的趣味中心。两块在大戈壁石海中躺了上亿年的普通石头,通过拟人化的构图就具有了生命象征和喻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摄影师的作用就是运用他的摄影工具和技巧来强化象征的作用,突出它的感染力。


 

04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
2007.3月拍摄于安徽宏村
Pentax 645NⅡ相机 80~160mmf/4.5~5.6镜头 第一次油菜花: F16 1/125 -1.3EV;第二次徽居:F16 1/30s -0.3EV 柯达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关于在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许多书上都介绍了不少的方法。从理论上讲,拍摄多次曝光的照片,各次曝光的曝光量应该等于只有一次曝光时曝光量的总和。例如,调感光度法:如果需要两次曝光,你就把相机的感光度ISO调到200,拍两次;平均分配法:一次的曝光量分成两次拍。比如光圈F8、快门速度1/125秒,拆分两次拍,即光圈不变F8,使用1/250秒拍一次,然后使用同样的曝光组合再拍一次。但那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拍摄并不实用,因为每次的曝光量绝对不是平均分配。我的经验是,虚像时少曝光,实像时多曝光。如果从数量上讲,虚像只占1/3或1/5,实像要占2/3或4/5。
拍这幅照片时,先到油菜花地里使用平均测光,曝光补偿负1.3档拍一次,然后再回到村庄进行构图,光圈不变,平均测光,曝光补偿负0.3档再拍第二次。

 

05 金莲花 Golden Lotus Flower
2005.7月拍摄于内蒙古乌兰布统
CanonEOS20D相机 适马12~24mmf/4.0镜头 F22 1/500s RAW格式 手持 内置闪光灯补光
创意、技法
“伟大的风景往往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凡的风景才是为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真正成功的摄影作品,应该是那些能够体现出摄影者内心特有的审美情感的作品。”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警示人们,不要追逐绝世美景,而要留意身边平凡。
画面力求简洁,简约而不简单,这是摄影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司空见惯的一片野花场景中,如何达到画面简洁干净呢?首先,要注意观察,寻找那些形态特殊的花朵。其次,要寻找合适的角度。顶光时俯拍,画面效果很平淡;如果平视画面,背景又很凌乱,主体不易凸现。最佳的作法是尝试仰面朝天躺在地面拍摄,把蓝天作为背景。构图时倾斜相机,花朵、枝叶就不会显得呆板,画面生动而有活力。最大胆的作法是把太阳也收入画面,采用F16以下的小光圈,这样就会出现发散的星光。如果你有运气,飘来一片白云,黄花用白云相衬在蓝色的天空中,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注意:拍摄时相机倒着拍,观看照片时转180°看。

 

06 斗转星移 Stars Orbit
2007.9月拍摄于内蒙古克旗响水湖
FUJI GSW690Ⅲ相机 65mmf/4.0镜头 F6.7 4.5小时
柯达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晴朗的夜晚是拍摄星迹的绝佳时机,仰望太空,满天繁星,银河奔流,引起我无限地遐想。如果能用手中相机把它记录下来,那一定是件惬意的事情。
拍摄夜空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远离城市灯光,以避免杂光干扰。第二,寻找一个有趣的主体,比如说一个巨石、一棵怪树、长城的一座敌楼等等,要少而精。在这幅画面中,我选择一个篮球架作主体,构图时有意把北极星放在篮球筐的中间,试图从天圆地方中感受岁月地流逝。第三,选择方位,如果向北,那么天空中所有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旋转,这样拍摄出来的行迹就是圆的。如果朝向其他方向,那么行迹就是弧行或者斜线。判断方位,主要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北斗七星如同一个汤勺,最头上的两颗星形成一直线,由此向远处延伸大约五倍的距离就是北极星,它不是很明亮,但方位就是正北,而且是不动的。第四,因为要长时间曝光,少则两小时,多则六小时,所以最好采用一架纯手动的相机。镜头的焦距35~50mm最好,焦距太广星迹太细,焦距过长视野又太窄。同样,选择光圈也不能太小,通常F5.6~F8.0为宜。第五,采用T门或者B门,根据你需要表现的场景控制曝光时间。还要一根好的快门线和稳固的三脚架。第六,曝光即将结束之时,要对地面的主体补光,如果使用U2灯,补1~2分钟即可。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闪光灯近距离补光。这幅照片就是采用闪光灯补光。出人意外的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半夜十二点才来到拍摄点支好相机,外面的气温很低,相机从热的房间拿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镜头就结了一层薄薄的霜。然而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人知道,只到凌晨四点多闪光灯补光结束收机时才发觉。所带来的后果是,星迹慢慢变细,闪光灯尽管近距离闪了三次,但是补光效果不理想。总结经验,最好从天黑以后就开始曝光,相机与气温同步变化。

 

07 黄岗梁之夜
The Night of Huang Gang Liang
2007.9月拍摄于内蒙古克旗黄岗梁
FUJI GSW690Ⅲ相机 65mmf/4.0镜头 F6.7 5分钟柯达 E100VS胶卷
创意、技法
闪电既出现在白天,也出现在晚上。用中画幅相机在白天抓拍闪电是需要勇气的,也许你带的胶卷都拍完了,仍然是两手空空。有一年夏天的下午,东方黑云压城,雷雨交加,闪电不时划过长空,心里很想碰碰运气。应用许多技巧,拍了三次,很幸运地抓到了一张,遗憾的是,这次闪电的形状小了一点。虽然是碰运气,但关键是摸索规律。首先我选好地面前景并仔细观察闪电的间隔时间以及大致位置。然后,当我看见亮光、再听见雷声一过耳边之时,手便按下快门抓拍下一次闪电。
假如是在晚上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我可以用长时间曝光的方式来叠加多个闪电。在这个画面中,我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拍摄到了四个闪电。晚上拍摄闪电最好准备一架纯手动带小广角镜头的相机,采用比较大的光圈,例如F5.6、6.7或8.0。成功的关键是掌控曝光速度,使用T门,按下快门开始曝光,当你觉得拍到闪电了,再按下快门停止曝光,操作起来非常容易。现在的许多相机大多都有B门,按下快门曝光,松开快门停止。要想拍摄到多个闪电,就需要比较长的曝光时间。因此,还要寻找一个免受杂光干扰的暗处,构图时地面还要有主体与天空呼应。
拍摄闪电非常刺激、有趣,但是充满了危险。金属三脚架和雨伞本身就有潜在引雷的可能,所以当闪电就在眼前的时候,应该果断放弃拍摄。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