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正蓝旗  寻访元上都

 

      正蓝旗位于美丽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古往今来,人杰地灵。正蓝旗曾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统治疆域最大的大元王朝的发祥地,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这里曾因一代草原名城——元上都的兴起而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中心;也曾因忽必烈大帝称雄欧亚大陆而闻名中外。闻名于世的“金莲川幕府”、“中西、蒙汉合璧的上都古建筑”至今被视为民族文化不朽的瑰宝,成为蒙元历史学家追源溯流的中心。
      2009年8月份,暑假期间,我带着正在上大三的女儿和爱人与其他三家好友,来到了号称旅游天堂的正蓝旗,游览草原风光,探寻元朝
走进正蓝旗,我们不仅被风光旖旎草原风光所吸引,但更被这里的一座怀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元上都遗址蕴含着元朝丰富的历史信息所震撼。
      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公元1256年,忽必烈决定在这片草原上修建城池。历经三年,于公元1259年建成并被命名为“开平府”,史载其“北控大漠,南屏燕蓟”。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上汗位。1263年,忽必烈在燕京(北京)建都,后称大都。1264年,忽必烈下诏,改开平为上都,开始了元朝的两都巡幸制。每年农历四五月份,元朝皇帝都会离开大都,走二十几天路到上都避暑。每年九月份,草微黄时,再从上都回到大都。从忽必烈到元顺帝,元朝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是在上都登基的。这里成了举世瞩目的“龙兴之地”、“草原皇城”、“帝王之乡”、“国际大都会”。
      “……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这是《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元上都。据史料记载,在忽必烈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到过上都,忽必烈亲自接见了他,在《马可•波罗游记》当中,专门有一章描写了元上都,从此,元上都闻名世界。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元上都遗址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别是蒙古民族,创造震撼世界辉煌成就的最有力的实物见证。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开始被列为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如今,当我们站在上都遗址上,极目远眺,城池的残垣断壁和些散落在草丛间的碎瓦残砖,似乎都在向我们咽咽诉说大元王朝昔日的辉煌,徐徐展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宏伟画卷和世界历史演进的篇章。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人类文明博物馆,深深地感悟着这座曾经与巴黎、罗马等国际大都市齐名的草原城市历史的厚重。
穿越岁月时空隧道,回到13世纪,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上,是行色匆匆的前往上都朝觐皇帝的罗马教皇、高丽国王的使者以及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意大利等国的使者、商贾、工匠、艺人,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是上都派往欧洲和亚洲各国的友好使节。上都城内有波斯天文学家建造的北司天文台,中医、蒙医、藏医也在此开始交流。上都城中,佛教、喇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兼容并蓄,蒙古民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及其文化也保留下来。在元朝,西去的被称为驼道、茶马道、珠宝皮毛道的“丝绸之路”,从上都出发。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也在元朝时期传播到欧亚地区。元上都成为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草原都市,是当时世界各民族、各国文化成果的汇聚之处。
      元上都的建设不管在城址的选择,还是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体现了多种文化的互相交融和古人对水利的认识和利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上之城”和“生态之城”。
      1256年忽必烈命大政治家刘秉忠选择合适的地点营建宫城。刘秉忠相中了桓州之东、滦河北岸的“龙冈”为建城地点。“龙冈”北依南屏山,南屏山脉西接阴山山脉,东连大兴安岭,是元上都的大屏障。南临“滦河”,东、西、南为辽阔的金莲川,河山相映,气势宏伟,景色秀美。正好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所述的“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的地势要求。
      上都城处于“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的自然环境中,城中既有巍峨的宫殿,又有毡帐穹庐和大量的草地和湖泊,城外还有广阔的关厢区,使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故被学术界和城市规划界称之为“古老的生态城市”。
      上都城的设计和建设,即实现了蒙古统治者意图与汉族城市建设文化的完美结合,又成功地借鉴了中亚、欧洲等地区其他民族的建筑风格。因此,它即具备汉族传统城市的风貌、蕴含亚欧各地建筑风格,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的特色。
      “滦河”上游经上都城南面距城不过300米的地方,所以人们常称上都为滦京、滦都、滦阳等。“滦河”,古时蒙古人叫“澳滦”河,即多河。上都周边是多河的地方。澳滦河的西源是闪电河,北源是始于毛浩尔泉的,由香河、簸箕河、闾河、兔儿河等多河组成的黑风河。这些多河的南流合入澳滦河,再向东南流去,途经燕山山区,最后流入渤海。
      据记载,在上都城兴建过程中,城址的东南部地势低平,水沼错落。在低洼水泉之处,工匠们决定涸之使干。在这个地方产石一种,可以替代木炭。工匠们就聚集大量此种石料与木炭,以小石、破砖以及大量的熔锡、铅置其之上,填湖塞泉,直至坚固。填筑至高与人等,筑台其上。因水既封压于地下,故由草地不远的别处喷出,从而形成了许多泉水。许多重要的建筑都是就水或填水建成,“殿基水泉沸涌,以木锲万枚筑之,其费巨万”。元都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填水而筑成的“水上之城”。也正是因为上都附近水资源丰富,草丰水美,畜肥人壮,成就了元上都城99年的辉煌历史。
      元上都城建成后,由于城内和城周围河流、湖泊较多、山洪下来,危及城池。公元1298年,为保障上都城的安全,忽必烈在元上都召见了水利专家郭守敬,他建议:“山水频年暴下,非大为渠堰,广五七十步不可”,主张修建铁幡竿渠,解决上都城的防洪防涝问题。郭守敬在上都亲自勘查、测量、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铁幡竿渠,将山洪导入滦河。现在在上都城西北3公里处,有一个宽约1公里的山口,两山之间有一个古拦洪坝遗址;坝身是用褐色粘土夯筑的,外用石块砌成;坝北迎水,南侧则又附土堤用以加固;坝西头留有溢洪口,下接溢洪渠,向南流入滦河。这一工程是中国北方塞外草原较为成功的大型泄洪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整,成为郭守敬留给草原人民的一件永久纪念品。
元朝好景不长,上都命运多舛。1358年,关铎指挥的红巾军取道大同,绕过大都,直接攻打上都。胜利后的红巾军一把大火,焚毁宫阙,自是未得恢复。元上都从1259年建立,到1358年被焚毁,一共经历了99年。
      或许,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太久,如今,元上都的地面遗迹也仅剩三重城墙残迹,即当年元上都的外城、皇城、宫城的城墙遗迹。由于外城城墙为夯土构筑,经过漫长的岁月侵蚀,残高为6米,一些地段损毁较为严重。在其西边的城墙顶上,几棵榆树已顽强地扎根生长,带给这荒凉的废墟一丝生气;而在皇城东墙,两棵被当地人称为神树的老槐树在顽强地生长着,几百年间见证着这个曾经的巨大的文明之城的历史沧桑。皇城城墙用石块包砌,宫城城墙有青砖包砌,保存相对稍好,依稀透射出当年文明的光彩。
      认识元上都,可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主源既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也有草原文化。元上都遗址,这里保存着丰富的草原文化历史信息,见证着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维系着蒙古文化的传统。元上都的影响力不是局限在遗址的城墙内外,而是充满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元上都文化景观,已成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占有神圣的地位,因此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保护、研究和宣传元上都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

 

东城墙外600余年的榆树

元上都东城墙遗址

元上都遗址全貌

残垣断壁

城墙遗迹

元上都遗址大门

元世祖忽必烈雕塑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