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伟良


昔日的沙田
    五六十年代的摄影爱好者,除了少数能够外出游埠拍摄外,多数部在本地寻找题材。爱好街头巷尾摄影的可以不受天气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皆可拍摄。但爱好画意的却要选择景点,还要有合适的天气配合。市区内能够拍摄画意题材的地点不多;鲤鱼门?筲箕湾,柴湾,西环尾以及香港仔等。新界的有西贡,沙田,大埔,上水,元朗,流浮山,青山(屯门,等。离岛有大澳,梅窝,东涌及长洲等。其中渔村是最热门的拍摄地点。昔日的沙田,既是农村也是渔村,加上交通便利,是所有景点之冠。
    当年前往沙田拍摄有两个途径;最令人津津乐道是在尖沙咀火车站乘坐六时廿分的班车,此是六二零部队的来由。另一途径是驱车沿大埔道前往,途经六咪半,地龙口,田心村菜站,鸡记农塲,沙田酒店,沙田茵,经过大围到达沙田墟市,在牛奶公司(约现在之火炭站)集合茶敍,如果当天气适宜於取景,则一站接一站地沿途拍摄。在牛奶公司茶敍後,如意犹未尽可以沿着何柬楼(现在之大学站)一带往大埔墟方面继续拍摄。
    如想进入村落,可沿地龙口的斜路经过显田,显径等望夫山下的村庄,再过田心村及大围等,只见村舍井然,农田处处;鸡啼太吠,蛙叫虫鸣,阡陌小径,山溪水氹,荷锄农夫及放牧村童;满目都是典型农村景色。
    精彩处却在海岸那边一沙田渔村。海上只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船艇游弋穿梭往来。欵乃声不绝於耳;货运的,捕鱼的忙个不了。只见远处圆洲角那边隐约有一小船,船头有人拿着一枝长竹竿渐渐驶驶近,看清楚原来是横水渡?是马鞍山下各村落居民往来沙田墟的交通工具。
    岸边堤坝上更加热闹;摆卖摊档排到两旁,平地上更是摆得星罗棋布;海产的,牲畜的;熟食的,日用品,渔具和农具的,玩具的、式式俱备?间中也有卖膏药的和玩猴子戏的,不一而足。题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影友拍得不亦乐乎!在冬末夏初天气回暖的日子,影友倾巢而出,塲面很是壮观。沙田是摄影者的天堂,是摄影家的摇蓝并不过誉。
    轻沙薄雾,斜阳夕照,雪地月夜?灯光帘幕均是创造美的泉源。在晨雾中的沙田?山脉的线条是清秀和妩媚,一片宁静,奶头山更形突出,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疑幻疑真,虚实相间,画意全出。若是用黑白胶卷拍摄,摒弃华丽璀灿的外表,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象的轮廓,动态和精神面貌!而摄影者显露他的手法与风格。
    余生虽晚,却有幸目睹沙田那优美的景色,可惜由一九六七年开始,为着建设卫星城市,开山填海,大兴土木,从此风光不再,只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和照片里的景象。书至此,不觉间进入了时光隧道,手拿着一部双镜反光机对住那优美的晨光雾景,此时正好有一艘小艇在海上划过,此情此景实在令人陶醉,想着想着,笔就此搁下。

 

 

野渡 1966

沙田远眺  1965

沙田晨雾  1965

晨渡  1966

横水渡  1966

晒網  1964

赶集  1966

挑水忙  1964

捕鱼去  1964

渔艇  1964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