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的传播物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大国。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天工开物》这样一本被称之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和工业领域当中一百多项生产技术的工具和名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其形状和工序。到19世纪,这本书的影响已经通过多种文字的译本传播到全世界,对全球的生产工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该书的作者宋应星有“反满”思想的嫌疑,原著在中国的清朝初期即失传,现在能够找到的明朝最初的原刻本存放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几个世纪后,广东《清远日报》的潘伟先生按图索骥,借用工作之余的机会,遍访各地的农业生产现场,不辞辛劳地用他的照相机为我们呈现出“天工开物”的现实影像,从而提供了这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文明的物证。
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纪录的工艺。从历史考证和现实考察的双重约束出发,潘伟先生的摄影创造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重新组织影像,而必须用现实影像来印证历史图本,要按照规定的内容来抓住拍摄对象的本来面貌,即通过拍摄对象的位置,取景角度,光照强度和镜头焦距来说明对象。这些看似简陋的农具,透露出中国人实用理性的智慧,把生产劳动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把力学原理、实用性和想象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潘伟的作品复原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叠影。
《天工开物》是一个生产技术体系的集大成,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
及“开物成务”。中国人较早开始发明和使用技术尤其是农业技术,从材料属性到工艺流程,从生产方式到资源对象,中国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工艺形式通过这本书有一个较完整的形塑。中国农业文明的形塑是如何产生的?体现在什么地方?它如何形成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如何产生了集体合作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通过这种农业技术的扩散和相应的社会组织建立制度和机构?为什么迄今中国人还能保持传统农业社会的习性?《天工开物》留下最初的现象纪录的印刷版本,而潘伟的影像作品在今天则继续向我们予以提示和揭示。
作为一个早熟的文明大国,在先秦百家时期,中国先贤就展现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高度复杂性的探讨。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指导下,中国人对自然的渴望较早就转向了物质世界,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方法、手段和方式,以农为本成为从此以后的社会指南。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虽然能量的转化规模较小,但基本上可以维持一个有结构的生产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循环。这种农业生产关系,不但确认了中国农业社会内在关系的技术模式,而且也是一种体现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和生产过程相统一的一种模式,形成一个技术和程序相互协调的整体。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技术的本质在于扩散,并在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准备新的技术创新。不过,潘伟先生的作品还是使我们感到吃惊:一些已经有几百年甚至更长历史的生产工具今天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我们知道,正是这种农业技术的运用,生产的经验,对环境的认知和对世界的解释综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这说明顽强的文明始终是要固守本土,从而形成生产力差异的界限,发达和不发达的区域差别以及从文明的本土性当中滋长出来的主体归属感。同时也说明,我们还继续处在从小生产文明向大生产文明的过渡环节中。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暨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