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牛碾/南方榨/治丝/花机图/弹棉/擦条/纺缕/腰机式

 

 

杵 臼①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晨炊无多者,断木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
摘自《天工开物·粹精第四》
注释:
①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臼里捣粮食。

 

 

断木作杵地掘臼
捣舂之法由此始
(当代)潘伟 图/文

  原始之谷物加工办法是以棍棰打谷穗使之脱粒,而后才发展为舂打。
  西周末年之自然科学典籍《易·系辞》中记载:“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可见古舂之制,自杵臼始也。
  最原始之杵臼是地臼,即在地上挖个坑,铺上兽皮或麻布,之后倒进谷物用木棍舂打。
  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发现了七千年前之早期石臼,形状小且不规则。至汉代,石臼较规整。宋代之后,石臼基本定型,如江西省宁都县璜陂村出土之宋元时期石臼,臼身矮,口径大,与今之石臼无异。
  如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杵臼,多为舂捣糯米饭做糍做糕。
  研钵、擂钵、舂米桶、捣药罐、蒜臼子等等,都是杵臼家庭成员。
  典故“杵臼之交”,喻交友不嫌贫贱,语出《后汉书·吴佑传》,说的是东汉时山东书生公沙穆为求学筹集学费,穿粗布衣到陈留郡长官吴大人家当舂米雇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遂与他结交为友,并资助其求学。
(戊子年腊月摄于粤北连南)

 

 

牛 碾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硙①,砌石为之,承藉②、转轮皆用石。牛犊马驹惟人所使。盖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
摘自《天工开物·粹精第四》
注 释:
①硙:指石碾。
②承藉:指碾槽。

 

 

杜预策牛转八磨
崔亮教民造一碾
(当代)潘伟 图/文
  如今在农村还能见到碾,是谁先造出来的呢?
  《后魏书》说了一个故事:北魏时期,雍州刺史崔亮读《杜预传》,受杜预制造“八磨”(以一牛之力拉转八座磨盘)之启发,遂教民为碾。西晋人杜预是水碓的发明者。
  碾是脱壳、碾粉及精米之加工农具,由碾台、碾槽、碾磙、碾架等构成,畜力挽行,循槽转碾。
  应星兄说:“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
  最早之考古实物为河南省安阳市安阳桥隋墓出土之陶碾。唐墓则时有陶碾出土,可见唐代碾之使用更为普遍。宋元之后,石碾成为了主要加工农具。
  牛犊马驹惟人所使者,统称“牛碾”;激水转轮驱动者,谓之“水碾”。
  (戊子年大雪摄于桂东贺州)

 

 

南方榨
(明代)宋应星 图/文
  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此三木者脉理循环结长①,非有纵直文。故竭力挥椎,实尖其中,两头无璺②拆之患。他木有纵文者不可为也。中土江北少合抱之木,则取四根合并为之,铁箍裹定,横栓串合而空其中,以受诸质,则散木有完木之用也。
  凡开榨,空中其量随木大小,大者受十石有余,小者受五斗不足。凡开榨,辟中凿划平槽一条,从宛凿入中,削圆上下,下沿凿一小孔,犀刂③一小槽,使油出之时流入承藉器中。其平槽约长三四尺,阔三四寸,视其身而为之,无定式也。实槽尖与枋④唯檀木、柞子木两者宜为之,他木无望焉。其尖过斤斧而不过刨,盖欲其涩,不欲其滑,惧报转也。撞木与受撞之尖,皆以铁圈裹首,惧披散也。
   摘自《天工开物·膏液第十二》
  注释:
  ①脉理循环结长:木纤维组织相缠绕。
  ②璺:裂纹。
  ③犀刂:削。
  ④枋:四棱矩形木块。逐块插入榨槽中间,以楔打紧,挤压油料出油。
特别说明:“犀刂”应合并为一个字。请注意!

 

 

杏花村里开新榨
百里犹闻油菜香
(当代)潘伟 图/文

  农历四月初九,中国百家报社聚焦池州开镜仪式在杏花村里举行。今之“杏花村”,一片“文化园”而已,“村”门前是大街,车水马龙,何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意境呢?
  正在“村”里拍闲景,依稀遥闻木榨声,循声寻至,果然是“土榨”。古法榨油靠人力,或执杵撞楔,或举棰击楔,在“榨木”中以楔榨油,民间称之为“土榨”。
  杏花村“土榨”与应星兄描述之“南方榨”无大异:取四根枫木并合为榨,枫木与樟木、檀木皆为斜纹木,无断裂之患。枫木以铁箍包紧,再用横栓串合起来,并将其中挖空,以放榨料。装在槽中之尖楔与枋,则用黄檀木。撞木与受撞之尖楔,皆以铁圈裹首。
  不同之处在开榨:先以电动机拨起撞木撞击尖楔,其原理与水碓相同。之后一人扶撞木,一人极力撞打。既靠电力,又用人力,为何?榨坊范师傅说电力不如人力大。所谓“电榨”,是范师傅之小发明,省去一段人力,又保留着观赏性。范师傅已有三十余年“榨龄”。
  杏花村榨坊两人工作,两百斤榨料可出油六十六市斤。既榨油,又作观赏景点,这或许是保存传统生产方式有效之法。
  至于“百里犹闻油菜香”,一点也不夸张,皖南一带漫山遍野种植油菜,何止百里?
   (庚寅年小满摄于皖南池州)

 

 

治 丝①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②。凡绫罗丝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
注 释:
①治丝:缫丝。将几根茧丝抽出,合并成生丝之过程。
②苗长:“细”之意。

 

 

热釜冷盘融一体
足踏转轴头绪长
(当代)潘伟 图/文

  将蚕茧抽出蚕丝之工艺概称缫丝(治丝)。原始之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盘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
  读唐诗知,唐代已普及手摇缫车。
  元代缫车分南缫车和北缫车两大类型。缫丝水温有热釜和冷盘两种。冷盘即火温,速度略慢,质量却高,比热釜所缫之丝坚韧。
  应星兄绘制之《治丝图》为脚踏缫车,为北缫车与冷盘结合,成为后代缫丝技术主流。
  图为“三绪脚踏缫车”,是明代缫车之沿习。如今仍用此传统炭火煮茧之方式生产,则有表演性质。

  附:治丝大事年表
  公元前1600年至前1000年,中国黄河流域形成养蚕、栽桑、缫丝、织绸之完整生产过程。
501年至600年,波斯派使者到中国学习丝绸技术并带去蚕种。
801年至900年,蚕桑技术经过希腊传播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
1805年,意大利采用蒸汽缫丝机。
1825年,法国发明共拈式缫丝机。
1873年,广东人陈启沅在越南之法国丝厂学得技术,回国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以蒸汽机自动煮茧替代中国传统炭火烧大锅煮茧,从此“厂丝”替代“土丝”。是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肇端。
  1851年,中国“辑里湖丝”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获金质奖。
(已丑年霜降摄于浙北嘉兴)

 

 

花 机 图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①,中托衢盘,下垂衢脚②。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③。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叠助。织纱罗者视织绫绢者减轻十余斤方妙。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
注 释:
①隆起:高起。
②衢盘、衢脚:均为花机上之部件。
③小厮:童工。

 

 

谁人织出云中锦
薄如蝉翼贵如金
(当代)潘伟 图/文

  在高科技日新月异之今天,仍有一种织机还与数百上千年前一模一样。两名织工共同操作,一人提拽文样花本,一人盘梭妆彩织造,日仅织五厘米之锦。此锦宛如天上云霞,而得“云锦”美名。
  云锦之“锦”,为“金”与“帛”两字之组合。《释名》说:“锦,金也。作之用工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服之。”锦乃华贵之丝帛,在古代为贵人之物。
  织云锦之提花机出现于东汉,又称花楼,由1924个机件构成,其中之“挑花结本”,相当于计算机之设计软件。它用古老之结绳记事方法,将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之后再上机织造。提花机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之代表。这种远古工艺至今无法用任何机器代替。西方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被高级人群完美保守的秘密。”据文献记载,清代南京曾有三万余台云锦织机。元、明、清三朝,云锦为皇家御用贡品,包括皇帝之龙袍和皇后之凤衣。如今,“得见花机之巧者,能有几人哉?”余有幸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先生之帮助下,拍得《花机图》。
  今之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之云锦,为时装和戏服之高档面料。
  (已丑年春分摄于南京博物馆)

 

 

弹 棉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棉春种秋花,花先绽者逐日摘取①,取不一时。其花粘子于腹,登赶车而分之②。去子取花,悬弓弹化。(为挟纩温衾祆者,就此止功。)③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④
注 释: ①绽:开裂。 ②赶车:去掉棉子的机械。 ③纩:丝棉。应星兄说:“为挟纩温衾祆者,就此止功”。用现在的话来说呢,就是“絮棉被、棉衣的就加工到这一步为止。” ④乃服:衣服。

 

 

谁持孤弦独自弹
满身风雪不知寒
(当代)潘伟 图/文

  棉花经轧车去籽后,须弹棉。弹棉目的有二:一是将皮棉纤维弹开,使其松散,便于纺纱;二是在弹开纤维过程中,清除混杂在棉花之泥沙和杂质,使棉纤维更洁白匀净。
  弹棉,俗称弹棉花,至今城乡仍可见。
  至于历史源流,元代《东鲁王氏农书》中已有弹棉记载。
  弹棉之主要工具是弹弓,以牛筋为弦。温州民歌唱道:“弹棉郎,弹棉郎,身背弹弓走四方。”此外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棉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棉花越弹越疏松。在《诗词趣话》中有一则《弹棉花棰谜》,煞是有趣:“一物身长数寸,头圆颈细无毛;佳人一见手来挞,揭起罗裙戏耍。席上交欢,无限声音,休态妖佳。看来俱是眼前花,直弄到成胎便罢。”这谜语虽有点鄙俗,但确实把弹棉花棰之作用写得惟妙惟肖。
  趣则趣矣,然弹棉人终日劳作于棉屑和尘埃之中,易染肺病,苦也。
  今之弹棉普遍为机器取代成生产线:弹花机、开花机、给棉机、梳理机、铺网机、磨盘机、磨棉机……机机自动化且由电脑控制。
(丁亥年小雪摄于粤北连州)

 

 

擦 条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弹后以木板擦成长条,以登纺车。引绪纠成纱缕,然后绕籆,牵经就织。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

 

 

抽抽搓搓成棉条
拖拖曳曳纺细纱
(当代)潘伟 图/文
  应星兄所说的“擦条”,就是搓棉条。用棉条纺纱是我国纺织工艺上的进步,元代已经普及。其法:先用无节细竹或高梁杆作筳(卷棉条工具),再把弹松的棉絮平铺桌面上,用手将棉絮卷于筳上,制成数寸长的棉筒,以棉筒抽引纺纱。
  元代王祯先生将此工艺以诗描述,诗云:折得修筳卷毳茸,就凭莹滑脱圆筒。作绵匠具虽多巧,独有天然造物工。
  现代汉语有个常用词“继续”,就是从搓线技巧中引申出来的:用手掌和手指将植物纤维或动物绒毛搓成一段细线,之后在线头处续上纤维或绒毛,接着搓捻。不断“继续”,就续成一根长长之细线。
  (已丑年处暑摄于川西康定)

 

 

纺 缕
    (明代) 宋应星 图/文弹后以木板擦成长条,以登纺车,引绪纠成纱缕。然后绕篗牵经就织。凡纺工能者一手握三管,纺于铤上①。(捷则不坚)②。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
注释:
①管:棉管。纺纱前先把棉条在竹竿上绕成筒。称为“棉管”,便于牵纺。铤:锭子。
②捷则不坚:纺得太快,就不结实了。

 

 

天生高贵繀绫罗
由奢入俭纺缕纱
(当代)潘伟 图/文

  纺缕,即纺棉纱。
  在西汉《方言》中,纺车叫做“繀车”或“道轨”。纺车为绕蚕丝之纬车之衍生物,在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上就有手摇纺车之图像。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纺车在汉代已是极为普遍之纺纱工具。有专家推断:手摇纺车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
  东晋出现了脚踏纺车。
  北宋出现了大纺车,需专人双手摇动。
  以水为动力之水转大纺车出现在南宋之后,替代手摇脚踏;十四世纪初,我国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32锭水力大纺车加工麻纱和蚕丝,加捻和卷绕同时进行,为近代纺纱机械雏形,一昼夜可纺纱百余斤,比西方水力纺织机械早约四百年。
  1788年,英国有143家水力纺织厂,之后,又利用蒸汽机为纺织动力。从此,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从此,我国纺织业落伍。
  21世纪,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技术已进入纺织自动流水线,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仍有自供自给的家庭手工纺织,人们称之为“土布”,这是纺织历史活标本。
(戊子年白露摄于滇南哀牢山)

 

 

腰 机 式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① ,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织匠以熟皮一方置坐下,其力全在腰尻② 之上,故名腰机。普天织葛、苎 、棉布者,用此机法,布帛更整齐坚泽,惜今传之犹未广也。
摘自《天工开物·乃服第二》
注 释:①杭西、罗地、轻素、银条等均是古代丝织物的名称。 ② 尻:臀部。

 

 

天孙机杼传人间
织妇布衣仍布裳
(当代)潘伟 图/文
  天孙是神话传说中天帝之孙女,善织造,又称织女;机杼是织机之梭子。
《释名》说:“布列众缕为经,以纬横成之也。”织布机之始祖为腰机,又称小机,最早之实物遗存见于河姆渡遗址。
  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迄今仍在使用腰机织土布。海南黎族织机是一种较原始之席地式织布机,以几根竹木棍和一块窄竹板构成。织布时,先用两棍牵拉经线,织者席地而坐,双足蹬住一棍,另一棍用带子系于腰间,然后以手穿梭纬线,再以纬刀拍紧。周而复始遂成布匹。而湘南瑶族现普遍使用之腰机则更接近应星兄所绘制之《腰机式图》。各地之腰机形制各异,却有一共同点:“织匠以熟皮一方置坐下,其力全在腰尻之上。”
  土则土矣,然民间土布纯棉柔软、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且不起静电与肌肤亲,符合当代人回归自然之心理。于是有商家打着“绿色环保纯棉”之幌子,以数控织机织造“土布”。在电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诸新兴技术进入古老纺织行业之今天,布衣又成时尚。
  又岂止是布衣?短褐补丁更时尚!
  (丙戌年霜降摄于湖南江华)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