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耙/踏车/筒车/拔车/水碓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①;尚宫②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③。
摘自《天工开物·自序》

注 释:
①耒耜:古代起土的农具,上部曲木为柄叫“耒”,下端起土部件称“耜”,如图。亦泛指农具。
②尚宫:皇宫。
③机丝:织机和丝帛。

 

 

 

或弛或张测浅深 忽高忽庳定前后
(当代)潘伟 图/文

  传说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是在尖头木棒下部加一横木构成,以便用力起土;耜则是在耒之基础上,加上扁平刃板形成铲形农具。耒、耜是两种最古老之挖土工具。
  唐代陆龟蒙《耒耜经》,并非写神农氏所发明之“耒”、“耜”,实际上是指耕犁。
  我国和埃及、波斯诸农业古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牛拉之原始木犁。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说:后稷之孙叔均始教牛耕。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春秋时期始用犁耕(铁犁)。唐代,轻便灵活之曲辕犁逐步替代笨重且回转费力之直辕犁,从此我国传统步犁结构基本定型。应星兄所绘制之《耕图》便是曲辕犁。世界上传统耕犁有六大类型,其中我国曲辕犁最为先进。先进在哪些方面呢?曲辕犁之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结合,将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同时,曲辕犁工艺设计完美,符合“均衡与稳定”、“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等美学规律,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工具之同时,也在创造着艺术!十七世纪荷兰海员将曲辕犁带回欧洲,诱发欧洲农业革命。
  当今之机引犁五花百门,其主要结构和基本设计仍不出我国古木犁之原理。
  (甲申年谷雨摄于湘南江永)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①也。
摘自《天工开物·稻工②》

注 释:
①膏脉释化:肥料分化。
②稻工:稻田之耕作。

 

 

 

耕后耙田农器多 方家亦难辨清楚
(当代)潘伟 图/文

  元代农书《种莳直说》:“古农法,犁一耙六。今日只知犁深为功,不知耙细为全功。”
  耕而后耙。耙的作用是什么呢?唐代陆龟蒙说是“渠疏之义,散坺去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疏通泥土,除去杂草和残茬。
  话说一九六三年底,粤北连州古城之郊龙口村,出了一件天下大事:一座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之古墓中,惊现黑陶犁田耙田模型!模型有田,形长方,四角各有一漏斗状设施,中间纵贯一埂分田为二,一田有人驶牛犁田,一田有人驶牛耙(耖)田。
  学界普遍认为,魏晋南北朝为中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型期,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而“耕后有耙,耙后有耖”之水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和扩展,推动了南方农业对北方农业之历史性超越,导致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连州出土之西晋犁田耙田模型,是专家必举例证。模型曾送京参加全国文物展,现存广东省博物馆。
  在连州出土之西晋犁田耙田模型中,就有六根长齿的耖。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之“耖”。
  《东鲁王氏农书》认为,耖是疏通田泥器,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其形制与今粤北农民仍普遍使用之铁耙相似。
  “耕”然后“耖”,难道从西晋至今粤北水田耕作没有“耙”这一环节?
应星兄绘制之“耙”为“方耙”,今在黔南等地仍在使用。方耙“桯长可五尺,阔约四寸,两桯相离五寸许。其桯上,相间各凿方窍,以纳木齿。齿长六寸许。其桯两端木栝,长可三尺;前梢微昂,穿两木梮,以系牛挽钩索。”“凡耙田者,人立其上,入土则深。”元代王祯先生对方耙之描绘于今无大异,不同之处是今用铁齿。
  南粤等地还有一种耙叫“辘耙”。辘为五棱,两端横贯二木,前后并以两木联之,成广方形。耙田者依然是人立其上牛力挽行。下造常用辘耙,以资压埋上造禾蔸荡平田面。辘耙之功能又与古农器碌碡、砺礋相似:“独用于水田,破块滓,溷泥涂也。”
  天工开物,时空变迁。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不足奇也。
  (丁亥年大暑摄于粤北连州)
 

 

 
 
踏 车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
摘自《天工开物·乃粒第一》
 

 

 

以人运车车运辐 踏水浑如在平陆
(当代)潘伟 图/文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器械。又名龙骨车,东坡先生有诗句形容生动:“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脱骨蛇”。
  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宦官毕岚是翻车的始作者,而三国时期之魏国机械制造家马钧只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反正没有发明专利,翻车是哪个古人发明的谁都不会在意。但翻车肯定是中国人发明的,欧洲到了16世纪才直接模仿中国之设计制造翻车。
  唐宋年间,翻车已成为我国普遍的常用农具,由朝廷发布标准设计样本,规格标准化制造。
  “翻车”是如何排灌的呢?清代的蒋炯先生有一首《踏车曲》写得准确且精彩,不同潘某搜索枯肠了,兹录来配我与应星兄之两幅《踏车图》:“以人运车车运辐,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泻玉。大车二丈四,小车一丈六。小以手运大以足,车心车柱两相逐。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应星兄刻制之图是踏车灌溉,配曲浑然;我拍摄之图乃踏车引海水晒盐,配曲不完全贴切。
公元1938年,中国“翻车”技术再次传入美国,用于大盐湖抽水结盐晶。
在水泵发明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抽水工具。
(戊子年大暑摄于粤西东海岛奄里村)

 

 

拔车①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其浅池,小浍①,不载长车者,则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
摘自《天工开物·乃粒第一》
注 释:
①拔车:一种用手转动的水车。 ②浍:田间水沟。

 

 

古老拔车劳双手 竟日之功灌二亩
(当代)潘伟 图/文

  拔车,又名手摇龙骨车,是在手摇翻车基础上改造的小型手摇提水灌溉器械。一人能提水,一人可扛走,拔车小巧轻便,故粤地农民称之为“车仔”。“车仔”扬程三尺,近水低田最为适用。
  拔车虽说结构简单,却运用了链轮传动、翻板提升之工作原理。拔车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拔车发明于明代,至今已数百年,很古老了。“古老当时兴”是一句粤方言俗语。为何又“当时兴”呢?实用。当地农民告诉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包产到户”,每家分得几亩田,遇天旱要灌溉,拉电线安水泵太麻烦,成本又高,还是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车仔”便利。于是农家“车仔”又“时兴”起来了。
  我拍摄过两种拔车,其制有小异。异在岸上之大转轮:一为单竹牵动运转,一为双柄互动运转。应星兄说:“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
  不费能源,便费力气。好事古今难全。
(戊子年之秋摄于粤北清新)
 

 

 

 

筒 车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①,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②,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
摘自《天工开物·乃粒第一》

注 释:
①堰陂障流:筑堤阻挡水流。
②枧:水槽

 

 

 

水激轮转筒兜水 次第下倾灌田稻
(当代)潘伟 图/文

  筒车,又叫“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之工具,为我先辈之杰出发明。筒车古而有之,唐代陈廷章曾作《水轮赋》咏之。
  筒车之制作简单而科学:以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横轴架起,随水流自行转动。立轮上所缚竹筒,低可舀水,高可泻水。宋代诗人梅尧臣作《水轮咏》,把筒车取水之原理“咏”得很清楚了,咏曰:“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欧洲也有水车,其技术当然是从我国引进的。
  现代农业之大势为机械化和产业化,还有农村使用古老之筒车吗?有,当然有。粤西云安县有条江磅村,百余人口。村边有条水圳,长不过一里,却装有二十余架超小型筒车,吱吱呀呀地旋转,提水灌田,扬程不足三尺。当地农民说,一筒车每日可灌两亩田。
  问其历史,村民说,不过二十几年工夫。话说半个世纪前,村边罗坪河有几架直径数米的筒车,灌溉全村稻田,后以水轮泵代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一家几亩水田,用水轮泵成本过高,用筒车水量太大,不如每家做个超小型筒车,不必“堰陂障流”,简便又实用。超小型筒车以竹编制而成,每年一换。
  如此古老再新生之“筒车仔”群,当代或许绝无仅有,明代应星兄大概也没有见过。
(丁亥年小满摄于黔南罗甸)

 

 

水 碓
(明代) 宋应星 图/文
    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乐为之。引水成功即筒车灌田同一制度也。设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两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宽者,即并列十臼无忧也。
摘自《天工开物·粹精第四》

 

 

水轮翻转无朝暮
舂杵起落有后先
(当代)潘伟 图/文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碓、翻车碓,是脚踏碓机械化之结果。水碓工作运用了水力、杠杆和凸轮原理。
  东汉孔融认为,水碓之巧,胜于圣人斫木掘地。水碓是谁发明的呢?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说:“杜预作连机碓。”杜预是西晋时期的学者型将领。王隐《晋书》记载:“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抢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稍。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西晋至今,水碓无异。
  水碓原是舂稻米之机械。应星兄说,水碓攻稻,省人力十倍。依我看呀,水碓简直就是自动化加工厂,不用人力。
  大凡需要捣碎之物,如药物、香料、矿石、竹篾纸浆等等,皆可用水碓。图为水碓舂陶土。
  刘宋时代,祖冲之造水碓磨,以一个大水轮同时驱动水碓和水磨,为古代水碓技术之发展。
  杜预发明之连机碓,是蒸汽锤出现之前所有重型机械锤之直系祖先。十八世纪西方使用之锻锤,不过是水碓之嫡孙。
  (戊子年小寒摄于粤北清新)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