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长颈族女人,为了长颈美丽忍折磨
文章来源:网易
站在泰北清迈的素贴山顶,朝西北方向望去,是一坡又一坡连绵的绿色密林,这些密林里藏着许多故事,在盛开着的美丽罂粟花丛里,有"毒王坤沙"的海洛英大本营、有国民党遗部村、有与世隔绝山区少数民族,还有一支"长颈族"至今还在流传着期待变凤凰的故事……
听清迈朋友说,在西北泰缅边界的山区有一个长颈族和长耳族村落,藏在深山无人识。我们决定乘搭30分钟内陆班机,到离清迈260公里的的泰北湄宏顺府(Mae
Hong Son)探访这充满传奇色彩的部族。
薄雾笼罩的小城
"湄宏顺"在泰语里的意思是指"薄雾笼罩的小城",或者直称她为"雾之城"吧,这个海拔3000公尺的山区小镇,夜里空气清新,冰凉如水,宁静如诗,因此也有人将她译名为"夜风颂"更恰当。
湄宏顺府是在1965年,与清迈连接的公路完工后才与外面的世界有了连系,在这之前似乎只有一条河水接通两地。我们乘坐的小面包车转出机场不久,过了全府唯一的交通灯后朝山路约40分钟,汽车涉水走过12条小溪,便抵达深入泰北高山部落喀伦族居住的村落。
喀伦族原本是一支缅甸山区少数民族,向来居住在深山密林里,以耕种自给自足,而且族里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习俗。
翻山越岭落户泰北
为了避开内战与寻求更安定和美好的乐土,十多年前,一群为数二三十人的长颈族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来到泰北落户,把湄宏顺的山窝当成了第二故乡。
我们顺着黄泥路来到喀伦族村落,看见路两旁的木板屋前都摆着简陋的摊子,上面展示着一个个手工缝制的布娃娃,最明显的是娃娃颈项上的一叠金圈子,她们正是摊子主人的写照。
在耀眼的阳光下,摊子后面坐着的主人穿着白色的传统服装,那是未婚少女的穿着,已嫁人的则穿黑或蓝色衣服;而不管已婚未婚,她们颈上套着一圈圈的铜环,一晃一晃的,教人感到刺眼。
通过导游翻译传达,村里一名老妇告诉我,她们颈项上的铜环可以多达32圈,重达20余公斤。我问她"辛苦吗?"她咧开一嘴所剩无几又污黑浊黄的牙说"习惯了",还说"没办法,这是我们的传统。"
男人是龙,女人是凤
是什么"传统"要让喀伦族女人受这么大的罪?原来他们相信人类的祖先,男人是龙,女人是凤,龙和凤是最尊贵和至高无上的,说什么生在世上的人都要追求做龙做凤。于是千百年来,家中有女儿的,要在她5岁开始骨骼发育时,在她们的颈上套上铜环,开始时是三个五个,然后每过一个时期就增加,一直到十几二十个铜环,将颈项脊椎骨拉得畸形变长为止。
长长而且微微前倾的颈项,果然像鸟类,加上她们在手臂和小腿也加了一圈圈的铜环,走起来是像凤凰腾飞的姿态。但是,她们真的如凤凰吗?
谁也没看过凤凰,谁也不知道凤凰真正的样子,在这泰北肃静的山区,我只能想像龙凤烛上的图腾、新婚之夜绣花枕上的五彩凤凰……就好像中国的缠脚妇,都是为着追求一种传说中的幸福。然而缠脚都近乎绝唱,这支民族却为着期待变成凤凰,还在坚持这一种沉重的传统。
长颈族村的"村花"
我还见到长颈族村的"村花"。今年16岁的玛伊扎天生瓜子脸庞加上一对带着弯弯长睫毛的凤眼,讲话时梨涡浅笑的玛伊扎,穿着一袭未婚少女才能穿的素白滚上彩线的喀伦民族服装。
她说,在四五岁时,村里的长辈就为她套上4个硬邦邦的铜环,现在她颈上的铜环已经有二十五六个之多。"起初有点不习惯,因为小时候皮肤细嫩,铜环套上去,把皮肤磨得又热又痒,抓得皮破血流,起脓结疤的;不过,习惯了就没问题。"
玛伊扎说,每个喀伦族女人都懂得用草药来清洗颈项,她们一生中只有几次把颈上的铜环取下来,那就是结婚、生子以及去世。通常她们不轻易让外人看到取下铜环的样子,即使亲如丈夫也不例外。
坚守传统另一族群长耳族:耳朵越长越美
长颈族村落隔邻便是长耳族村落。听闻有游客到来,长耳族妇女都从屋里拥出来,她们的耳珠都戴着有如石头般大的镶银耳饰,把耳朵拉得长长,几乎垂到肩膀上。
一名老妇拿下蓝色石头耳饰,整片耳珠竟出现个大洞,原来她们的耳饰不是用针穿过薄肉,而是直接"挂"在圆洞里。一名少妇告诉我,村里的女孩从小就用绳绑着彩石挂在耳珠上,然后不断拉扯绳子和小石子,经年累月,一直把耳垂的肉扯裂,破开成一个大洞。
"这就是美,耳朵越长越美。"小妇人如此强调,就好像玛伊扎说过的:颈项越长越好。
我看看这个村子,人口不多,白天屋里的男人都和长颈族的男人一样,到田里和林区干活,女人就在门前摆小摊子,卖些国民党钱币和缅甸山区的劣质彩石。日子对他们来说,只是白天与夜晚,一点点的乐趣就是谁家姑娘耳朵长,谁家生的娃儿胖。
背景介绍喀伦族原本是一支缅甸山区少数民族,以耕种自给自足。十多年前,一群长颈族人落户泰北。族里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习俗。她们一生中只有几次把颈上的铜环取下来,那就是结婚、生子以及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