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塑 匠 人 一
吕光伟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当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后这三者自然地形成统一,从而使宗教艺术在人类文化领域里占据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中国佛像艺术是其中的一支,在民间世俗文化领域占据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佛像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宣传宗教、感动信徒的。它那丰富的造型、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活跃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人们的思想也逐渐活跃起来,呈现多元与宽容之势。在乡村,一些古旧庙宇恢复修建的越来越多了,这也许应合人们“盛世修庙”的热情。
    在河南省宜阳县白杨镇,有一座古庙,当地人称为之为老龙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庙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香客也一年比一年多。在2003年,当地人又在被毁的古庙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两座大殿,请来匠人泥塑刘延邦老人和他的几位徙弟来为新修建的两座大殿塑佛像,匠人们一直到2004年春天还没有干完。
    78岁的泥塑师傅刘延邦老人是远近闻名的泥塑匠人。十多年前,60多岁的刘师傅开始自学泥塑,在此之前他是村里的会计,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破四旧、四清、文革、批“四人帮”等大事件都经历过。年级大了从村干部的职位上退下来以后,正好赶上80年代农村兴起的重修庙宇热潮,所在的宜阳县水磨头村也有一座过去被毁的关帝庙要重塑神像,已有20多年没有塑过神像了,会塑神像的匠人特别缺乏。正当大家都为找不到匠人发愁时,闲不住的刘师傅就琢磨着自己学塑神像,干了四个月,从未干过这一行的刘师傅居然把关公像塑成了,并得到村里人的一致称赞。由此刘师傅能塑神像的名声就传出去了,时常有人来请他去寺庙塑神像、佛像,十几年来,刘师傅已到过二、三十座寺庙塑神像、佛像。
    虽然普通人把寺庙里供奉的泥像都叫神像,但道教中的神像和佛教中的佛像在造型上是不同的。比如佛像艺术,它首先服从于佛教经典、仪规和固有的程式,如佛像造型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作为造像的主要依据,“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否则,佛像就会失去“佛”味。用泥来塑造道教神像、和佛教中的佛像,靠自己摸索掌握的刘师傅是下了不少功夫进行研究的。他特意去过一些寺庙,细致观察琢磨不少泥塑的神像,他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杭州灵隐寺和北京雍和宫里的神像,他最喜欢的是灵隐寺里的济公像,不论从那个角度看,济公像总是看着你。
    据刘师傅说,用泥塑神像,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他自己通过借鉴学习和琢磨研究,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在泥里加入棉花、麻,塑神像时首先是钉好木架子,用铁丝捆上稻草,糊上第一层泥,然后再把泥加入棉花与麻,再和成层状,一层一层地往上贴。刘师傅说,泥塑没有不开裂的,他们塑的像也会开裂,但只是一层开裂,整体依然结实,由于制作时间长,他们一边干一边及时修补,以后就不会再开裂了。
    刘师傅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儿女孝顺,他在家里不愁吃穿,也不用干农活,可人他上了年纪以后不愿成天闲着或整天打牌,泥塑这一行让他老年生活充实了许多,他越干越喜欢。塑各种各样的神像少不了要了解道教、佛教知识,知道那些“神”的来龙去脉和渊源关系,“神”的穿着打扮都要熟记在心,一点也不能搞错。平常注意收集各种神像资料,到寺庙参观时留心注意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刘师傅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刘师傅也常说,人老了也要多动动脑子,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身体自然就好,如今已是78岁的刘师傅耳不聋、眼不花,腿脚灵活,塑神像时经常是亲自爬高上底,和年轻的徒弟们一样干活。
    尽管又脏又累,可刘师傅和几位徒弟都很喜欢干这一行,他们在春节前的腊月里就来这里开始干了,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七就又来了,赶在今年的农历二月二庙会前把一个大殿里的主神像塑好了。塑神像期间,庙里要安排他们吃住,他们还要塑完两个大殿里的二、三十个神像。
    现代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形态,人们相信世界以外,还有超自然力量和环境的存在,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刘延邦师傅和徒弟们所塑的佛像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具体形象反映。
 

 

正在和泥的匠人。

泥塑匠人刘延邦师傅。

在用泥塑像之前,匠人们要先用脚把泥块踩压瓷实。

泥塑匠人天天都是和泥打交道。

把泥块压成泥片。

泥塑匠人在忙碌中。

刘延邦师傅总是说,干这一行凭眼力。这是他在全神凝视自己刚修改过的神像。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