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走的眼光看事物

    本月18日,《石湾窑•大师作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观众在“品尝"200多件货真价实的石湾公仔之余,不知是否留意到橱窗里那些巨大的作者工作照(由几幅照片拼贴而成)有点奇怪,而且痕迹明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找到了展览的设计师、照片的作者骆伟雄为我们的读者释疑。 ,
记:很少陶艺展览同时展出大幅作者照片,能否解释一下原因?
骆:这次展览是石湾陶艺展览史上参加的大师最多、展期最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去年,广东省博物馆将石湾窑展览内容确定下来之后,我就想,以往光摆陈作品“太静”了,不够吸引,观众也只见作品难见作者。于是,我就想到让大师们天天“留”在省博物馆是不可能的,但让其影像留在作品前是可行的。
记:那你从何时开始拍摄这些大师?
骆:去年年底的两个月,他们分布在石湾美陶厂、自己开的工作室或厂子里,事前先约好再一位一位拍。但你知道实拍的时间还是很短的。
记:最后制作出来的照片观众可能觉得有点怪,拼贴的味道很浓,为什么选择这种表现方式呢?
骆:动手拍之前就形成一个构想,要用多视点展示。这是受一位叫霍克尼的艺术家的启发,他本身是位画家,思想很活跃,他发现从一个角度拍出来的单幅照片效果不理想,就尝试突破单视点局限,吸收立体派和中国卷轴画的特点,从而在“一幅作品”中增加了时间和空间,从二维平面延伸开去。因此,我在为大师们拍摄时,就按这个构想去实施了。
记:你自觉效果达到你的构想没有?
骆:基本可以。用艺术创作手法去表现现实中的著名人物,这在中国尚属少见。其实许多中国卷轴画,如《清明上河图》就是将许多不同场景发生的事情统一在一个载体上的。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这种拼贴展示的手法是与人的眼睛的功能一样的,符合人的视觉规律。手法也很简单:一是旋转,二是平移,解决了镜头的视场与景深所限制的问题。还要补充一点的是,我要拍的大师,也是这幅平面作品的主体始终出现在视觉中心。
记:你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大师,有何 收获? ’
骆:石湾人对泥土的敏感造就了石湾人的精神,从每一件艺术精品中折射出来自民间的原创力,传统的思想和题材与现代艺术观念的有机糅合,与新进的艺术家加入,令石湾公仔增添了创新和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各位大师都认同一个观点:艺术需要创新,需要继承和借鉴前人,创造自我独特的风格。
记:话说回来。你用这种风格的照片去表现他们,他们与观众都能接受吗?
骆:我有我的主意,我只想贯彻我的构思。而馆领导也很开明。至于大师本人,他 们是搞艺术的……至于观众,我一定会重 视他们的意见的。

本报记者蔡惠中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