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成功的金字塔效应


    不光是摄影,任何一种技艺面前要想学有所成,都是要经过淘汰过程的,就象是界杯足球能进入16强之前,一定有过在16强之外的经历。有些人刚到摄影近前就转身离去,金字塔第二层少的便非他莫属,这便是摄影的正金字塔效应。
    爱好摄影通常称之为"发烧",发烧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有的人感冒一次便会更聪明懂事些,有的人则一蹶不振,落得失语症、小儿麻癖之类的毛病。摄影也是如此,有的人精神可嘉,热爱摄影孜孜不已,诲人不倦,但终究不见长进。不一定得奖,但花了不少银两,或是技术提高,或是悟性渐深也不枉好摄一回。至于"摄影师"或"摄影家",既然有这种词汇,就必然有其特定的词性,否则就是造字、造词者作了重复劳动,"此即彼何必此非彼?"。
    我理解的"摄影师"应该是在技术上相当熟练,理论上也有一定的造诣,能胜任各种摄影任务,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者。师者,教也,也就是说别人保不齐总该可以从"为师"者那儿学到技艺、理论甚或是做人的道理,传了出去于是名声远播便成为了"名师"。
    "摄影家"应该在"摄影师"的基础上,不但有熟练的技能,而且有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就像演唱,刚开始的身分是"演唱者",经常登台就变成了"歌手",唱出了自己的风格,唱了一辈子就稀里糊涂地变成了"歌唱家"。夸张点儿,不说以摄影作品引起或平息一场战争,起码对摄影社会实践有点影响吧。对一个时代或一代摄影人的摄影活动产生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被公认为影界杰出人物,这就不是我辈所能为,用可持续发展的话说起码我辈目前所不能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讲求"上台阶",各种称呼、头衔就是一种"标尺",用以衡量一个人在这一领域的层次。如果只是"体味"摄影,用一跟针在一个盒子上扎一下就是一部相机,没必要买"S"头,更不用谈什么"题材"、"主题"和"主体"了。
    称呼是人送的,也是送人的,换句话说就是好的称谓是互动的,记得我日前说过,"没有哪位大师是自己喊出来的"。你认为他是"摄影家"就称他为"摄影家",但如果他距离摄影家还有段距离,别人不一定都称他为"摄影家",反过来,被很多人都称为"摄影家"或"大师"的人,十有八九是名副其实的。不排除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可能,最终得到的是更多人的奉和,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老夫子的感慨,今人也不时的用来表示谦卑,可见称别人为"师"并不显得自己渺小,反而平易近人。
    对"摄影师"、"摄影家"提法要辩证的看,历史的看。同一个时空阶段,伟人同时也是对立面"A字号"的敌人,反过来也有一说为"秦会也有朋友",不过少得实在可怜而已。对于摄影名家,无论"捧杀"还是"棒杀",都是极端主义的表现,若此,"高处不胜寒"摄影为之奋斗的意义何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今古不变的道理。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