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华夏文化—我在行走中】之二

岜沙—深山里的神秘部族

 图 文:刘晓文

    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森林密布。大山的皱褶里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人们常说在大山里十里不同天。但是在黔东南,距离县城仅仅7.5公里的丙妹镇西南的岜(读biā)沙,竟然是那么与众不同!
    这是贵州黔东南从江县的一个苗寨村寨。林木葱茏,古意盎然。树木掩映下的吊脚楼错落着,时隐时现。随处可见的上下下的青石板台阶蜿蜒着,曲折着通向幽深处,不知所终。 刚到岜沙,天将欲雨,使这个原本就神秘的乡村笼罩着一层层迷雾。村子里静悄悄的,人们静静的走着。妇女们身着绣有色彩艳丽图案的民族服装,或挑着箩筐,或背着孩子,或打着雨伞,沿着坡道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的行走在芭蕉树下,吊脚楼旁,每每都是一幅幅绝好的画面!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岜沙汉子,他们身著黑色拷绸衫和黑色拷绸宽脚裤,肩扛火枪(要知道这是经过公安部特别批准的),腰佩短刀与火药葫芦。更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用镰刀剃头,梳着相同的发髻,他们叫做户棍。连背着书包上学的男孩子也不例外!这些神奇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岜沙苗族人极具魅力的独特的民族形象。
    当人们纷纷用惊诧的目光打量着岜沙人的时候,们却报以平和而友善的目光,目光中透着自信与自得。当外界猛吹现代风,时尚大潮迭起的大环境下,静处黔东南一隅的岜沙苗族人代代传承的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被人们称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还有人称他们为“活着的兵马俑”。我觉得,他们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活得很自我,骄傲着,自信着。他们与大山为伍,以树木为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他们的民族精神扎根的沃土。这种自信的力量源于对于传统的热爱与信赖,更重要的是对民族传统的坚守和代代薪火相传。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又直接维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所以在这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宁与祥和。
    有人说岜沙是一座文化孤岛。但我以为这个孤岛不孤。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岜沙苗族的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支奇葩。只不因为过有太强的民族性,因而具有太强的独特性。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与培植的。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粤ICP备09037740号 )  粤公安备案编号:44049002000246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