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秋色
这是我工作和生活的校园。
六十年的老校园大树参天,绿荫如盖。几十个树种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各种各色鲜花次第开放,争奇斗艳,竞相芬芳。鸟语伴着花香,终日在校园里、树丛中、草地上流连复流连。高大的围墙和建筑把城市的喧嚣隔在咫尺之外。形成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
今年建校六十周年,我的一些照片刊在校庆纪念册上。一些同事看到颇为惊讶:“我每天在学校里,怎么没注意到学校这么美!”
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有许多生动的东西。我们常常会因为太过熟悉而在过往中疏忽了对方。
记得在1991年去漓江时听到一句导游词“想象想像,越想越像”,这话不无道理。但这种想象和联想一是源于日常的知识积累,二是要有触类旁通的联想力。但首先是能够发现。这样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一下鲜活起来,跳跃出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再进一步帮助我们生发联想。于是就有了升华。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描绘荷叶上的树影“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种体味远远超越了视觉享受而成为一种深层的美学联想。是为超视觉联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艺术门类之间的道理是相通的。音乐的浪漫、激情与旋律美,文学描绘中的特写、侧面描写,铺陈、鸟瞰等等表现手法都可以为摄影所借鉴,更不要说绘画了。从而体会姊妹艺术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画家说功夫在画外,诗人说功夫在诗外。摄影也是这样。
尽管摄影作品是在瞬间完成,看似信手拈来。但实际上是日常功夫积累的灵光一现。
因此为什么有的作品如过眼烟云。而有的作品则耐人寻味:人们透过画面可以看到摄影师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和个性风格。这样的作品禁得起现实与历史的推敲而有着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