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牡丹飘香时 2

 

     每年的四月,河南洛阳的牡丹又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地绽放了,:“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唐人刘禹锡笔下景致再一次出现的古城洛阳。
     自古至今,人们对牡丹有着独特的情感,也许是牡丹的雍容华贵,也许是牡丹那美丽的传说。因此就有了“年年花事盛,岁岁春色好”,“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兴致与热情。而现在已不再仅仅是一城之人,而是国内国外的游客都追寻着牡丹花香,来到了美丽的古城—洛阳,到处是车流不息,人流如潮,真是“城里看花客,旦暮去营营”。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是与洛阳土质有关,宋代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土质含磷等多种元素比外地高出许多,这就有了牡丹生长的土壤与条件。但有关洛阳牡丹的传说人们仍旧津津乐道。
     说唐朝武则天女皇在长安游上苑,当时正值初春,苑中许多花虽已吐叶,但尚未含苞吐艳,武则天也有点骄横任性,乃取纸笔题诗一首,下旨摧花。诗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天再去上苑,只见御花园众花开放,唯牡丹不从,女皇一怒之下,把牡丹贬到洛阳。据说自那以后,牡丹始盛于洛阳,并称为洛阳花。
     我也不能免俗,每年牡丹花开,我都要去看花,还要随手拍摄几朵牡自赏。那真是走马观花,人太多,不可能静下心来观赏,只是体会这种春天的气息,感染这欢乐的情绪和热闹的场面。
     赏花自古至今有不少的描写,那是一种高雅的趣事,需要一种文化、一种心态、一种独自体会的感觉,并非你站在花旁就在赏花了。我记得唐张籍写过一首《与贾岛闲游》的诗: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禅意浓浓,意趣多多,就好似为我们所写。说的是冬天刚刚过去,冰雪消融,春风送暖,明净无尘,在河岸与原野之上,草长色绿,一片春色。但在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整天迎来送往,跑上跑下,能有几个人真正体会到这种游山玩水的乐趣呢?我们今天确实很忙,大家忙于搞关系,忙于做生意,忙于赚钱,甚至上厕所都要拿张报纸研究股市行情,所以才有“能解闲行有几人”。
     所谓“闲行”,就是心无杂念,心无所住,一任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风光,去观赏自然之伟大,之魅力,之神韵;去感悟自然,感悟宇宙乃至感悟花草的生命和美丽。让我们与自然中的花木共同沐浴着这和风细雨,日月光华,这才是我们生活的态度。今天我们赏花,虽不能与花共语,但起码知花之爱、之惜、之贵吧。可大家匆匆而行,又有几人能解牡丹呢?
     我曾在一位石头爱好者家,见他厅里悬挂一幅“静听石语”的条幅。我从“静听石语”中看到他的痴情,能与石头交谈,那确实称得上一个石玩家了,一个闲行人了。同时也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自已的个性,生命,只要你去发现,去体悟,去共识,就能从中得到智慧,得到乐趣。
     牡丹之所冠为百花之王,主要是艳丽,艳丽如云,姚黄魏紫是《西京杂记》中说的,现在牡丹的品种已达三百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数不胜数,艳丽多彩;二是奇大,朵朵奇大厚重,显得雍容华贵,富贵无比;三是怪僻,择地而生,才显其贵。
美中不足的是花期太短,只能与人们相处十来天,不过现在有许多的新品种,让其开花时间不同,而凋谢时间也相互错开。花期虽短,却给人们留下了辉煌、留下了美丽、留下了希望。
     因此我想,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意义。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