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名镇——鲁史古镇 3

 

    鲁史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国家评为《中国名镇》。

    因辅导鲁史古镇参加县农村文艺汇演,我走进了鲁史古镇,在那里生活一月有余,深得朴茂渊厚文化的熏陶……

    鲁史古镇位于凤庆县城东北部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盘踞半坡,依山傍水,地势险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一度成为滇缅 “茶马古道第一镇”。是当时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直达印度等国家,南到缅甸的重要驿站。相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就在鲁史境内。据资料记载,这条古驿道开辟于1328年,当时山道崎岖,江河汹涌,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马帮由北到南运进丝绸、百货和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药材、山风野俗,也不知有多少商人、官员、墨客骚人与马帮结伴而行感受古道艰难,或在此驻足、留宿,给这里留下进步思想、优秀文化和传播经商意识、开设商号,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鲁史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使鲁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翻开《徐霞客游记》,记载着1693年农历八月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鲁史的文字——“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鲁史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驿镇,被人们美誉为西南边陲的“小上海”。

    清晨,漫步古镇,感觉旋动的茶香在流淌,耳边是时重时轻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阿哥阿妹的吆喝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鲁史演出,也是这么怡然自得地行走在古镇的老街上……鲁史留给我的印象是清晨饮马泉边的担水者湿漉漉的脚印写着日常生活,黄昏时分归来的马帮铃声重重复复地演译着茶马古道经典的一幕……

    楼梯街的早市显得更为热闹,驮柴的马、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你接我我挨你,青菜、萝卜、豌豆粉、粑粑卷、苦荞糕、毛豆腐、腊猪肉……早市贸易就此拉开。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热热闹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这是对鲁史古镇的一个再确切不过的概括。行走在楼梯街,揉碎的阳光洒在马蹄窝里,就像朵朵梅花在历史深处静静地开放,仿佛有一缕淡淡的幽香。小心地迈过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马蹄印,心里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中撩拨撞击。

    怀着对鲁史历史文化的虔诚和好奇,细观“三街七巷一广场”: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四方街的戏楼仿佛鼓锣声声,戏腔涟涟,余韵缭绕……

    走进小巷深处一座座古老的四合庭院,忠义兴镇、德化兴商、耕读兴家的精神在一块块进进出出必须仰视的功名匾、善德匾、崇儒匾、耕读匾上得到精彩体现。一个四山环绕的鲁史古镇,文化氛围竟如此朴茂,不由得让我对一个泱泱大国竟然是在山遥路远的西南找到向外开放的路径而深深折服;这古镇文韵之风孕育出明末兵部尚书龚彝;清末护国将军赵又新;民国创办“俊昌号”茶庄的骆英才等驰名中外的精英人才也就不足为奇了。

    走进鲁史一月有余,我反反复复地徜徉于古镇的青石板街面,把对鲁史的解读,创作编导成一台以茶马古道为主线贯穿,通过歌舞、舞蹈、女声表演唱、男女声独唱、方言小品、群口音乐竹板等形式表演的民族歌舞——《古镇茶韵》。《古镇茶韵》通过对徐霞客到鲁史古镇过中秋的史实加以艺术演绎,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鲁史新镇谱写的新篇章加以生动渲染,把鲁史镇古今的辉煌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鲁史镇党委政府认真组织排演,精神饱满地参加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在汇演中,这台唯一全部自创的文艺晚会《古镇茶韵》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全县农村文艺汇演结束后,我把《古镇茶韵》进行修改完善,排给凤庆县茶乡老年艺术团,该团到凤庆城乡及赴省演出,受到高度赞誉。4个节目赴昆明、香港参加省、国际比赛,获得了8个奖项的好成绩。

    走进鲁史一月有余,我反反复复地欣赏古镇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把对鲁史的感悟,拍摄成一组以茶马文化为主线,通过茶马古道、街巷宅院、文物古迹、名门牌匾、桥梁胜景、演出剧照等内容贯穿的摄影作品与大家分享;舞蹈《古镇欢歌》、男声独唱《鲁史古歌》剧照,刊用于《金夕年华第十届国际才艺邀请赛画册》封面、内页。

    这就是鲁史,一个无论你把脚步放得多轻都会有回响的中国名镇。

 

 

41、镇新植核桃林

42、党委政府讨论《古镇茶韵》

43、排练

44、在戏楼前演出

45、参加县汇演

46、女声独唱《徐霞客情歌》

47、小品《古镇茶事》

48、慰问演出

49、歌舞《喜迎霞客到古镇》

50、声表演唱《鲁史精英阿美美》

51、群口音乐快板《夸鲁史》

52、赴省主持《古镇茶韵》

53、舞蹈《百抖茶舞》获彩云金奖

54、舞蹈《古镇欢歌》获一等奖

55、舞蹈《马帮舞》获一等奖
 

56、男声独唱《鲁史古歌》获大金奖
 

57、舞蹈《古镇欢歌》获大金奖

58、舞蹈《马帮舞》获金奖

59、团长获优秀编导、最佳组织奖

60、《古镇茶韵》演员赴香港参赛合影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