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 南京鼎新路甘雨巷54号“金陵西门印象图”下,立有《运渎春秋西州城》木柱

    2015年8月15日,民间木刻高手袁茂林先生,从五月份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南京南京鼎新路甘雨巷54号的斗子墙上,用油彩创作画出了“金陵西门印象图”,体现了东吴赤乌三年金陵秦淮河运渎春秋西州城的风貌。时隔五个月后的2016年1月15日,袁茂林先生又用20多公分见方、一米五高的松木柱,用刻字刻画的方式,仍然在鼎新路甘雨巷54号的斗子墙前,利用不到10个平方的空场地,创意了金陵秦淮河运渎的实景。南京的文化艺术家、名家、高手及爱好者为《运渎春秋西州城》木柱揭牌,新闻媒体出镜采访,热热闹闹、鼓舞人心。其构成为:1、木柱主题是《运渎春秋西州城》;2、四周的木栅栏象征为城墙;3、南北方向对应的是两条小扁舟的条凳;靠近南边小扁舟条凳的木柱,代表运渎河边的缆绳柱,上面系有白棕绳,表示船靠码头装卸货物。围绕木柱的雕刻,颇费匠心。这里有南宋诗人的《西州城》、五代宋初诗人的《秋日泛舟赋苹花》、南唐诗人朱存的《金陵览古运渎》诗句等等。作者以书写和撰刻的诗句,印证了木柱《运渎春秋西州城》的成长过程,也是有根文化的佐证。他采用楷、隶、行、篆及魏碑书体及图腾相结合,用阴阳镂空技术把图案、诗句的艺术,以象形、会意、现代综合传统的手法,从东南西北四个面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作者的作品经得起历史的验证,是为接地气的创新作品,也是老南京老门西凸显的有根文化景点。
第二稿 南京鼎新路甘雨巷54号“金陵西门印象图”下,立有《运渎春秋西州城》木柱
    南京鼎新路甘雨巷54号《运渎春秋西州城》的木柱,这是民间刻字高手袁茂林的作品,表现了金陵门下运渎成长的历史过程。从东吴到宋齐梁陈至到明清、民国的水西门,秦淮河黄金水道的繁华。他用20公分见方、1.5米高的松木撰刻镂空木雕的画面、字体,楷、篆、行、魏碑的字体与诗句,均与《运渎春秋西州城》的主题围绕在木柱四周;阴阳凸凹相结合,耸立在10多平米的场口,大栅栏做城墙、小木条凳做小舟、白棕绳做缆绳、木柱做码头的系缆绳桩,象征繁忙的商贸活动在金陵运渎(内运河)西州,真是有创意、有草根的民间艺术得到艺术家、老百姓的首肯,也算是南京水西门的文化景点。袁茂林从2015年5月起,到8月15日在这里完成了彩色城墙壁画《金陵印象记》,就是运渎西州城的故事,再次用木柱做景点充实,真是草根刻字高手!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