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濒临失传的打硪和硪工号子
黄河既为中华儿女创造5000年的历史文明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同时,好像故意要考验她的不畏艰辛的儿女,每每以不羁的洪水摧毁黄土地上的生命财产。这就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防洪抢险的历史。这样,就有了打硪、硪工和行将消失的歌谣——硪工号子。
打硪是打夯的另一种形式,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主要用于修堤、筑坝、铺路的时候以夯实地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修筑洛阳柴河水库及白道河水库过程中,工地上曾经组织过十几组硪工同时打硪。他们边干边唱,互相比赛,劳动场面非常壮观。随着现代化机械的广泛使用,硪工号子这种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9月18日,作者在洛阳市吉利区文化馆张文霞女士的陪同下,在南陈村南陈商店见到了72岁的张庆恒老人。张庆恒老人正和外孙女张培聊天。身边就放着一个废弃的石硪。据张庆恒老人介绍,常用的硪有石质的和铁质的。1952年兴修白道河水库和柴河水库时,为使水库坝基结实,需要用石硪将土击实打平。上一层土打一层,一直打到要求的高度为止。
张庆恒老人说:“年轻人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打硪了,其实打硪就是把松软的土压实,是打夯的一种。”
我们在舟桥部队营区看到一盘石硪(照片),这是吉利区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盘石硪,重43公斤,上下两端分别为直径33厘米和35厘米的硪盖,中间是高22厘米、直径大约28厘米的圆柱(照片)。舟桥部队一连为活跃文化生活,从吉利区南陈村借用一盘石硪供部队演练。
张庆恒老人说,打硪也很有学问。先在石硪中间的圆柱上绑上铁链,铁链上挂8根到16根长3米左右的“辫子”(一端有钩子的麻绳),每人抓1根铁链,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不能上下移动;也不能太松,否则石硪容易脱落(照片)。
据洛阳市吉利区文化馆张文霞女士(照片)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硪工号子,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洛阳市吉利区文化馆和吉利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整理和保护硪工号子这一民间文化遗产”的活动。他们组织人员深入附近农村,探访有关人员,寻找老硪工。从2004年6月份起,足迹踏遍吉利区北陈、南陈、宋庄等附近几个乡村,探访数百人次。硪工号子若再不搜集整理,很有可能失传。吉利区文化馆多次调查走访,得知南陈村的张庆恒、张同升、张成义等8位老人是当年喊号子的能手。几位老人经过1个多月的回忆,终于在2004年7月底将整套硪工号子的调式和动作演练下来。吉利区文化馆和电视台进行了录音录像,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因为年代久远,大多数老硪工都已辞世,这批老硪工是白道河水库和柴河水库的建设者。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硪工仍健在的只有8位,且均在六七十岁以上,其中当过号头的只有三四位。考虑到年代久远,已经近五十年没唱过号子、没打过石硪了,老硪工们需要重新回忆和演练,他们又通过多方打听,在吉利区柴河村找到了一块当年留下的石硪。老硪工们经过近二十天的演练,于2004年9月18日在黄河滩进行表演。
秋高气爽,在舟桥部队一连营区的黄河北岸河堤上,张庆恒、张庆胜、张同升、张庆丰、张继武、张庆工、张庆良、张庆江、张全芳、张世中、张庆道、王蓝十几个老人仍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当年打硪的情景。最后,他们兴趣大增,非要演练一下不可。
“一二三四五呀,金木水火土呀。天地分上下呀,日月同古今呀……”朴实的歌词,低沉有力的调子,在黄河滩响了起来。石硪高高扬起又重重落下。几位老硪工沉浸在协作劳动的快乐中。
是啊,有什么能比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更持久呢?!
张文霞
紧绳
中老硪工聚会
石硪高举
为部队演示
梳辫子
张庆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