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兰 寻 古

作  品


    呼兰是我的老家,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呼兰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镇,三十年代镇上出了个左翼女作家萧红后,呼兰因此闻名遐迩,成为文化人向往的地方。实际上,呼兰比省会哈尔滨开埠的历史还长一百多年,满语中的“呼兰”是烟囱的意思,意味城镇。日本侵略东北时期,呼兰被日本人誉为“北满的奈良”,可见古迹之多。以前光顾着读书考大学去了,我也并不了解家乡的古迹情况。近些年,经常回去探亲,把呼兰古迹转了个遍。总的看,呼兰的古迹主要集中在县城,既没有保护好,也没有开发出来,被保存下来的多数是民国初期的建筑,是值得一游的地方,从哈尔滨去呼兰,行程正好是一日游。呼兰位于哈尔滨北部,距市区二十五公里,交通便利,长途公共汽车十五分钟一班,流水发车。从市里到呼兰大约需要三十分钟。
    位于县城南的萧红故居是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红系中国三十年代左翼著名女作家,一九四二年一月病逝于香港,时年三十一岁,在暂短的十年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呼兰河传》、《生死场》等百万字的文学遗产,为后人所敬仰。萧红故居始建于一九零八年,青砖黑瓦,为典型的北方民居,原占地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萧红家人使用,西院租借他人,大门朝北,共有房间三十间。东院房后有个近二百平方米的花园,即萧红在小说中写到的后花园。萧红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除五间正房外,其余均坍塌毁坏。八十年代初,海外掀起萧红研究热,很多学者和游客慕名而来,呼兰县政府对萧红故居进行了修复。我每次回去探亲,都要去萧红故居看看。走进五间正房,迎门堂屋中间摆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模型。萧红和父母居住两间东屋,目前室内陈列着从萧红亲属和邻居那里收集来的萧红小时用过的书柜、梳妆台等器物,两间西屋陈列着所有来访过的名人照片、题字和萧红的著作。据说,现在的萧红故居仅仅恢复了原貌的九分之一。自一九八六年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十多万海内外参观者,其中研究萧红的外国友人一百三十多人次。
    从萧红故居向南步行五分钟,就来到黑龙江省结核病院。这里是呼兰县城里古迹最集中的地方,过去是呼兰的风景区,有钓鱼台、石公祠、孔子庙、天后宫、大仙堂、清爽亭、引杯亭。一些古迹已被破坏,文物散失,现仅存钓鱼台、石公祠、孔子庙主体建筑。建国后,这里建成了医院,很少有人问津了。石公祠是为当地军阀石得山修建的祠堂。石得山曾任绥海镇守使,长期驻扎呼兰。他病逝后,胞弟石青山接任绥海镇守使,一九二七年伙同呼兰地方官绅为哥哥石得山修建了该祠堂,后人称石公祠。石公祠为三间厅堂式结构,坐北朝南,典型的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西式建筑,祠堂前有一座水泥结构牌坊,酷似石砌,是呼兰唯一保存完好的牌坊。石公祠向南四、五十米处,是城堡式建筑钓鱼台,一九二四年由军阀石得山修建,高五米,从北侧拾阶而上,极目远眺,大地苍茫,白雪皑皑,向下俯视,便是呼兰河故道。二十年前,呼兰河改道,钓鱼台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钓鱼台旁边有一座附属建筑,系砖石水泥结构的牌坊,其特点即有中国汉代石阙的风格,又带有西洋建筑韵味。牌坊上面用水泥雕筑“丰功伟业”四个大字。现在牌坊拱门内的“公德碑”已经被破坏,散落周围。
    从石公祠、钓鱼台向北步行五、六分钟,便是孔子庙,又称文庙或孔庙。孔子庙是呼兰地方官绅为祭祀中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于一九二一年修建的庙宇。孔子庙南北长一百六十米,东西宽八十米,由大成殿、崇圣殿、东西庑、棂星门、状元桥组成。日本侵略东北后,借每年举办祭孔活动之机,宣传礼教的“忠君”、“顺民”思想,遭到呼兰人的反感。一九四五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孔子庙的祭孔活动终止,庙宇开始败落。目前的孔子庙已经破烂不堪,成为医院的木工房。据说,当地政府正在募集资金修复这一历史遗址。
参观完孔子庙,走出医院,驱车五分钟便到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位于呼兰东大街第五中学校园内。该教堂一九零八年由法国传教士戴治逵主持修建,主体建筑为五层双塔式建筑,外观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风格相似,高二十米,青砖、土木结构,木楼梯直通楼顶,晴朗的夜晚,站在塔顶可望见二十五公里外的哈尔滨灯火。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将塔尖拆除,由于年久失修,教堂顶部已经部分坍塌,墙体也已出现裂痕,楼梯腐朽,已经不许游客入内。教堂西南侧与教堂同时修建的教会小学仍然保存完好。
    离开天主教堂,沿东大街向西驱车约七分钟,穿过繁华的呼兰闹市区,便是西岗公园。西岗公园始建于一九一六年,位于县城大十字街西面高岗处,因地得名。《呼兰县志》记载:“曰西岗公园因其地也。”这也是个古迹较为集中的地方,有四望亭、昭忠祠、图书馆、英灵塔、神社、俱乐部、德政碑、花窖等古迹,尤其工艺精湛的四望亭保存完好。由于英灵塔和神社为日本人所建,已经被拆除(英灵塔只剩下塔基)。一九八六年萧红墓从广州迁回后,就修建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花窖里有一颗百年仙人掌,有亚洲之最之誉。据说,该仙人掌为呼兰一杨姓人家一八九六年所栽,一九二七年移入西岗公园花窖,在八代园艺师的培育下,历经百余年,现已经长成株高七点七米,相当于三层楼高,主干粗二十公分,花冠合围四米,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最多开花千余朵,随着仙人掌长高,花窖也不断加高,吸引很多游人来参观。
    距公园南门一百米处,是呼兰清真寺,建于一八一零年,四合院式建筑,院内铺设甬道,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当时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礼拜殿由大殿和瑶殿组成,雕梁画柱,气势恢宏。一九八二年政府出资进行修复,但只修复了一小部分,供教众开展宗教活动。
    据说,从清朝乾隆元年开始,呼兰地方官绅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的寺院庙宇、亭台楼阁,如龙王庙、先农坛、关帝庙、慈云寺、净土寺、净莲寺、三光庵、南牌楼、北牌楼。古迹之多,规模之大,在东北城市实属罕见。由于当时东北战火不断,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呼兰的古迹被破坏殆尽,不能不说是文物史上的一大损失。建国初期,一些建筑在劝僧还俗运动中被拆除,还有一些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所拆,加上近年来旧城改造,在其旧址上建起了民宅、工厂和办公楼。剩下的古迹因为资金问题,大部分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致使呼兰古迹尚未人们所了解。
    如果游人想去哈尔滨旅游的话,可以到呼兰一日游。时间最好选择在冬季,白雪会为您的旅途增加很多情趣。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树挂,即雾淞,煞是美观。呼兰的古迹除花窖收费五元外,其它地方均不收费,游人可随意参观。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