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岩古寨

    

2008年11月中旬,我们一行三位影友开着车,去参加西林县首届句町文化艺术节。第二天约了去那岩古寨,但县委宣传部和摄协的同志都忙,没有时间陪同,所以就没有人给我们带路,我们只好一路走、一路问:那岩古寨在哪里?头一次寻找那岩古寨,真不好找,我们快到云南的罗平了,感觉不对路了,后来再问过路人,才知道我们走错路、走过头了,然后又返回,来回花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寻找到了那岩古寨。其实从西林县马蚌乡再往西,不远处就是云南,而那岩就在公路北侧4.8公里的一个坡顶上,那坡顶到公路之间有一条小路相连着。
     在进古寨的路上,我们最先走进的是一所小学,那里的老师都很热情地告诉我们进寨子的路怎么走。我们上了一个坡顶后终于见那岩古寨了,只见几个老人正在阳光下翻晒着丰收的茶子,一位村干部的爱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那岩古寨的情况。那岩古寨地处广西西林县马蚌乡的西北部,是一个毗邻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之地,也是一个毗邻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万峰湖的美丽壮家山寨。这里居住着120户壮族(布依支系,壮族的另一支系为布侬、他们世代种棉织布,手工制作的服饰以蓝靛色为主色调,有点像黑衣壮的服饰,但是却比黑衣壮的服饰绚丽多彩。特别是妇女衣袖和衣领,色彩鲜艳层叠,颇有古王族之风)人家,全寨人口576人,房屋建筑形式为明、清时期的“干栏”式木楼,且仍保存着古时因军事防御而形成的“户户相联、家家相通”的房屋布局。那岩建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寨中老人所述:祖上是古“句町国”头领“承”的后裔,全寨以岑、吴两姓为大姓,目前寨中居民仍织土布、穿土布衣服、讲土语,许多习俗都与西林县历史上的古“句町国”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为此,该屯的“干栏”建筑群也被专家喻为“广西壮族的标志性建筑”。
     那岩古寨由坝南、坡玛嵩、小寨等3座山峰组成,峰顶建有寨民的109幢气势非凡的干栏建筑。楼楼相通、道道相连是那岩木楼群的一大特点,只要你走进一户人家,基本上就能走完整个寨子。那岩古寨的干栏全部用百年以上树龄的松树建造而成,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那户户相连的民居,使整座寨子连在一起,展现着古寨独特的神韵。不用说也看得出,这里民风淳朴,“日不关窗,夜不闭户”绝对是真实。
     热情好客、团结、互助是那岩古寨的传统美德。在外界文化不断涌向木寨的过程中,那岩古寨至今仍保存着壮族的众多古朴习俗,如织土布、穿土布衣服、唱山歌、守旧俗等习俗,全寨有140人能唱北路壮族清水江调山歌,103人会用木叶吹凑民族山歌,181人能用120台织布机纺织壮族各色土布和制作本民族服饰,285人会制作壮族特色菜谱。山歌中比较著名的有《种田种地歌》、《种棉歌》、《刺绣蜡染歌》、《起房造屋歌》、《酒歌》、《问酒歌》、《摆酒歌》、《摩朽贯》,巫术中还有《立幡调》、《挂幡调》、《开荤调》、《追叙调》、《献羊调》、《哭诉调》、《献汤调》、《开路歌》、《敬地脉龙神》、《下葬调》等,这是研究广西各路壮族不可多得的“活史料”。
      我们离开那岩古寨的时候,阳光暖暖地照着。在领略了壮族的远古风韵、暗自赞叹句町文化的光辉灿烂的同时,我们捕捉到了灵性的抖动和非凡的风景。回头再看看这神秘的古寨,我有种说不出的深沉和感动,任何的言语,在这古寨的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无力……夕阳,小道,木楼群,织布机……构成了这一片和睦的天地,也见证着历史,记载着历史,编写着历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凭岁月的流逝,这座千年古寨依然深沉广博,依然纯朴善良!短短的时间,我就记住了这一年的冬天,这一个古老的寨子。那岩古寨,正以其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神秘淳朴的民风民俗,向世人展示赏心悦目的独特魅力与无限风采!


 

那岩古寨干栏建筑群

劳动去

打柴归来

是纯银吧?

古寨深港

翻晒丰收的茶子

今天是过好天气

织布机

纺纱织布

远方的客人来了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