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魅力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但凡读者,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活泼好奇的少儿;从成就非凡的伟人到普通平凡的街头市民,无不视获书如获宝。读者,没有高贵和贫贱之分,腰缠万贯的富豪,肚子里可能没有半两墨水,一贫如洗的秀才却满腹经纶。一本书就像一个百宝箱,在书中,有人读到了乐趣,有人读到了文雅,有人读到了能力,有人读到了力量,有人读到了黄金屋,有人读到了颜如玉,有人读到了希望,有人还读到了很多很多。

有些人养尊处优惯了,对读书的环境要求很高,人多的地方读不下书,心烦的时候读不下书,寒冬时读不下书,酷暑时读不下书,最好是在温馨的书房里,空气中虚飘着优雅的华尔兹,书桌上一杯浓浓的香茶,这才是读书的最佳场所。可有人说,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读者,读书是一种境界,境由心生,真正的读者,不需要刻意的时间和场所,他们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场所,都能禁得住外界的干扰,一心铆在书上。我国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才女三毛“流浪”撒哈拉沙漠还狂热读书……名人爱读书,世人皆知,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为读书痴狂的“默默无闻”的读者。在贫困的山区,低矮的破房子里传出了山里娃朗朗的读书声;在村边的草垛上,几个放牛娃围着一本小人书读得津津有味;偶然得到一本连环画,一个人偷偷地躲起来,天下唯我“读尊”;阅览室里,成千上万双如饥似渴的眼睛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秘;泛黄的灯光下,为了理想而挑灯夜读;空旷的草坪上,应考的学子在埋头苦读;大树底下,形单影只手捧诗书吟诗背诵;疾驶的车厢里,手不释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不仅是一个人的涵养,还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人到无数个在孤灯下、街头边、山沟里孜孜不倦的苦读者,他们用所学的知识改造国民的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芸芸众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真正的读者。无知的人说,读者是贫穷的,自古以来“酸秀才” 都是读者的代名词;学子说,读者是孤独的,“十年寒窗苦”道出了读书的清苦;读者说,读书是愉悦的,使人充实、明智、知礼节,那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