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
蟳埔福建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湄洲女、惠安女和蟳埔女,变得更加风情万千。三大渔女不仅以贤惠和勤劳而闻名遐迩,而且以独具风采的服饰吸引人们的目光。蟳埔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穿成非常漂亮的簪花围,村里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蚵壳厝
蟳埔有浓烈的海洋气息,有泛着水气的石板路。沿着曲折、狭窄的村道前行,不时会遇到头戴“簪花围”,耳佩“丁香钩”,身着“大裾衫”的蟳埔女,忙碌穿梭,恍惚间仿若穿越时空走入历史。
据说蟳埔女她们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穿大裾衫...蟳埔女名称繁多,主要称“蟳埔阿姨”或“鹧鸪姨” 。因蟳埔村东北有座鹧鸪山,明朝天启七年置“鹧鸪口铳台”于山上,到了清康熙从祥芝移迁来的巡检司又名“鹧鸪巡检司”。因此蟳埔的妇女,便被称为“鹧鸪姨”。
蟳埔女生活习俗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女特有的头饰就像惠安女的露脐服饰一样出名,是三大渔女中最迷人的,有了“四季花园”的美誉。从孩提时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十一、二岁起就将秀发盘在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穿一根“骨髻”。另外,她们还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这就被称为“簪花围”。
色彩艳丽的鲜花穿线簪入其间,还佩有各种制作精美的镀金梳子、金钗、银针、金簪等首饰,簪中横插一支象牙筷。鲜花一般都是素馨花、玉兰花、菊花、含笑花等,这些花四季更替。于是,蟳埔女年轻老少全年个个沁香满头、鲜艳妩媚,让她们生活的古渔村呈现出一抹古朴而又绚丽的风情。
蟳埔女是海的女儿,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们的牵挂和希冀。她们喜欢打扮,也勤劳能干。这些生活在泉州海滨的渔家女,当男人出海捕鱼或外出经商时,她们则在家织渔网,带小孩,敲剥海蛎,为商人搬运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