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精神

 

 
    前几天与一位成就非凡的艺界师友闲聊,他突然说:"近来我觉得自己老了。"说话时眼神和语气中还隐约流露出几分凄楚。此友长我10多岁,且一向孤傲自信,这是我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于是忙安慰说:"文化人不怕老,甚至越老越值钱。"接着我还描述了近来接触的几位60多岁的学者是如何的思维敏捷,雄心尚在,见地非凡。结果他平静的回答同样让我有些吃惊--"其实我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凭他的作品、学识和职业,凭他的读书量,凭他这把年纪,他竟实实在在地认为自己算不上文化人。就此我看到了他心灵深处的谦逊、客观,看到了他对于文化的崇敬和对于自己的严格。
    再反观自己,虽然也断断续续地读过几本书,但本质上却没脱离不学无术之列,更谈不上广博和深邃。如果非要往文化人堆里挤,也只能到庸人市侩聚集的文化垃圾场去找自己的位子。至于发表的那几十万文字,大概应算是钻了中国摄影界近乎是文化和思想荒漠的的空子。尤其是近年来不知不觉地丢掉了学习的精神,丢掉了多年前那种书不离身、以读为乐的生活方式,走向虚浮也就很正常了。一个人若是失去了严谨的学术作风,不能保持深刻思想的状态和淡泊沉静的活方式,仅凭一点小聪明,文章肯定会越写越坏的。
    真实地认识自我所换来的是生活和心态的踏实--这是一种挺美好的感觉。那位师友意识到自己老了,认为自己配不上是严格意义的文化人,这反倒说明他没老,起码是心还没老。
    我想"心老"有三个起码的表现,一是评价事物时客观性减弱;二是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三是丧失主动学习的精神。尤其是第三点,对于有了点成绩的人来说,是最常见的表现,是生命活力衰退的深层原因,是继续进步最大的潜在阻力。
    我们总认为没有深刻思想,文化修养浅薄的人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不可能成为好的摄影家或批评家,这本很有道理。进一步想,思想和文化又是建立在不断学习基础之上的。创作是吐,学习是纳,只吐不纳,再深的井很快也会干的。
    学习大概可分为向自然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懒于读书的人往往爱拿出前两种学习途径来为自己辩解,其实读书才是学习的最基本途径。没有读书学习作为基础,向自然、向他人学习的效率将会很低,甚至很难得自然之真谛,很难得他人言语之要领。所谓的"师法自然"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实际是"十年书"已经把人的思想之水烧到了90度,"自然"与"一席话"只是那最后一把催开的旺火。
    一个人不管你有过怎样辉煌的成就,只要放松了学习,很快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而且不是建立在学习、新知基础上的经验性创作,总不免有强弩之末的嫌疑,并最终会归于迂腐和浅薄。创作的勤奋只是艺术生命力的浮表,学习的精神才是内在的、根本的保证。我们身边有许多拍摄很勤奋的人,但最终联一个像点样的专题都编不出来,实际上就是不思和欠学的问题。拍摄需要思想,要想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更需要思想。
    关于学习精神与创作的关系,令我想起了1990年10月21日的一件事情。这天我与一位摄影家第一次晤面,我俩竟从早9点一直谈到晚10点。当时他的善于沉思和善于倾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他已经达到了成就和功名的高峰,而我只是个毫不知名的、发表文章不到万字的摄影初级爱好者。这10个多小时我们基本没有闲聊一分钟,而是就摄影、艺术、新闻、理论批评、东西方文化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从中获益匪浅。对于我的一些观点,他的表现是仔细倾听,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并多以提问的方式使关于一个问题的讨论层层深入。这次长谈是我浅薄的思想和理论积淀与大师级创作思维的一次碰撞,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并加强了后来我行于摄影之路的自信。与一个不到30岁的毛头小子第一次见面就认认真真地聊了13个小时,只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及谦和的品质才会有这样的行为。如今想来,以我当时的水平,不知发表了多少可笑的浅见,不知说了多少废话,但他都包容了,倾听了。其实所谓的创作高峰期,实际上是人状态的高峰期,是学习精神最饱满的时期。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天在摄影界已经很难再重复这样的经历了。是时代变了?是人变了?还是都变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一种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曾经有过不错成绩的摄影家或评论家,不过50来岁,这正是创作的黄金年龄,但却僵化了,平庸了,原因同样是不学。和目前的网络经济一样,生命的意志和艺术创作的活力也有泡沫现象,诸如拍摄更加的勤奋,单位时间的胶卷用量越来越多,底片的画幅越来越大,获奖的频率越来越高,知名度的膨胀直线上升等等。这都不能说明真相,相比之下,唯有学习的精神是最真实的表现,很难作假。还不用问他读书的情况,其一开口就足以显露他处于怎样的学与思的状态。
    判断自己或其他摄影人的现状和未来,学习精神的强弱是很好的标准。我们差不多都能感觉到,有些人的文章开始还比较好看,但随着发表频率的增加,文章就越来越空洞乏味了,字里行间隐含着的自以为是心态反倒越来越浓重了起来。原因是刚开始写时还有一定的积淀为基础,还小心下笔,写到后来那点家底吃光了,又丧失了虚心学习的精神和习惯,文章自然就写不好了,直至堕落为撑着学问的空架子,无聊地玩着打嘴架的文字游戏。不但没有深刻新鲜的观点,有价值的信息都少得可怜。
    越是有了一定的成绩和地位,就越容易自满、懒惰和不学,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摄影者都是勤于学习的人,但也应当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并像链条一样肩负起传承中国摄影传统的任务。没有这种传承,大家都冒一泡就死,中国摄影将向那个愚人挖的井,很难深入下去,很难有学统可言。
    有人会认为学习可能耽误赚钱,而眼下的世道又是最在乎钱的。其实不但不耽误,还会挣得更好,挣得更体面。这虽不是本文话题,却是被实践证明过的事实。除去大多的运动员和简单的体力劳动者,世界上纯靠拚体力的行当本来很少。摄影虽然要比绘画、写文章多付出一点体力,但最终拚的还是思想,哪怕是新闻摄影、商业摄影同样如此,而思与学又是支撑创作身躯的两条腿。就此我们不妨每天都自问一次:"我是否还保持着学习的精神?"一直问道死。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