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芬在《中国摄影在线》网站与网友
"畅谈摄影迎接新世纪"对话记录
(1999年12月26日晚8:00-10:00时)
陈长芬:
    我在珠海,这里我第一次在网上对话.
非常感谢<<中国摄影在线>>网站为我提供了这令人激动兴奋的机会,同时,感谢关注这次活动的所有网友们.你们很可爱,很时尚,很风光.特别是要感谢新疆航空公司摄影协会的网友们为此最早发来的热情的祝词;网友为对话提出了精彩的提问,为对话打开了"话匣子".再次深表感谢,由于一时兴奋,许多问题不是能在网上立即回答得了的,那就留下来长期的接着对下去,最好是网友们也能说说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比如:"我以为....,你说如何?"等等.

网友问:如何评价一幅作品?
陈长芬: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里我只通报谈谈自己的一此体会。 我以为,要想评价一幅风光作品,知道什么是"风光"。古人说,雨后日出时,风中草木的闪光。我想把这种说法用到我们现在的风光摄影中来,当然不是要每幅作品都是具有"阳光""风"和"草木"等一些实际的具体内容,不过,一幅好的风光作品应该具有典型瞬间中的许多因素,这也许就是经常说的栩栩如生吧。为了求得这种风光的典型瞬间,摄影师常常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耐心守候。这种等候有时是几小时,有时甚至是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我的长城作品有的就是等候了好几年才拍到的。当然不是说每天都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等,这种等候是以季节为依据的,摄影师的科学预见以及临场感觉与发挥都为这种典型瞬间的把握大大地缩短了等待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节省了摄影师的精力和大量的资金。
第二点,表现手法应用得当。其实这是摄影的基本功,它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相机画幅的确定、镜头的配置、辅助器材的使用、胶卷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剪裁、制作等技术处理(特别是色调和影调的处理)等。面对一种场景,采用不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拍摄影沙漠,运用强光、高光,对比强烈,给人以刚强的感觉表现的是男性阳刚之美;而弱光和顺光下拍摄,反差小,则给人以柔和的感觉,表现的是女性阴柔之美。非常讲究的摄影师,不管用什么样的光都是"惜光如金"。
第三点,艺术尺码。任何作品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艺术尺码。艺术尺码古往今来尚无统一、具体的标准,然而,最传统、最起码的条条框框大家又都在心照不宣地遵循着,这就是所谓的构图、构成、色彩、影调等。一些过分强调本体语言的摄影师,力图疏远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距离。但是,诸如文学、诗歌、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语言每时每刻都渗透到我们的作品里来。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里,拒绝意味着孤立,包容意味着发展。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显得有些先天不足,而又后天营养不良。我们完全有必要、有理由借助姐妹艺术中那些有用的词汇来充实我们摄影艺术的语言。我很欣赏那些在艺术上具有反叛精神的摄影师,因为他们的探索行为充实了摄影的内容,增加了摄影的活力,丰富了摄影的语言。然而,我发现,为争取让更多的人同意我的观点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摄影艺术难以找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难以走上市场的部分原因吧。
第四点,社会价值。一幅好的风光作品,首先是能把观者带到拍摄现场,并随着摄影师的情绪时而波动、时而沉思。作品中隐含的信息会引你遐想,让你回来味。能把观众的心留在那个画面里也许是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一幅有力度的风光作品能够使人欢乐一辈子,也可能使人反省一阵子。秀美的风光作品的确令人向往,并能唤起人民爱护一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壮美的风光作品能够震撼心灵、焕发青春,而优美的风光作品又会使人思绪万千、才华横溢,爱情的种子也许会播撒在你的作品里。
第五点,类同性。风光摄影师不可能回避前人曾拍摄过的风景地区。拍摄这样的风光点,问题在于能否拍出与前人不同的东西来。这首先取决于摄影师对待摄影的态度,其次则要看是否具有独特的摄影思考。当然,不可否认机遇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旅行式的摄影师来说更如此。我以为,模仿只能作为习作,而与从不同才是你真正的创作。这类作品不但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也会让人对摄影师产生几分敬佩。

:1,在没有限定影赛作品内容时,如何选最佳作品投稿,获奖率最多?
2,作为多种摄影比赛的评委,您怎样看待目前中国摄影的水平?参赛人员如何在选择片子/编辑/装裱或修饰上赢得评委的第一好感?请为参赛影友提一些建议。
答:非专题性影赛现在并不是很多,但不管是否限定专题,首先你应该对自己的作品属于哪种类型要清楚,与影赛是否有关,如宗旨,要求等等。除此之外,就是自己的事啦。如作品的规格,制作的标准,邮寄时是否损坏;作品本身是关键,最要紧的是,你的作品在评委眼里的第一视觉印象,也就是说,能不能在零点几秒或几秒钟之内,把评委的视觉抓住,这是很关键的,只要第一次不被淘汰,以后才能让评委更多地考虑作品的立意,内涵,生命力,社会影响,艺术性等等,当然,作品的新颖或者是从未见过更能得到评委的关注,有人说,评选初评时,是大混战,而后却是肉搏战,不过,在我看来,作者送作品的,如果能够心态平和放松的话,可能入选和获奖机会或许会多一些,这里面有个悟性。

问:非常喜欢"中国摄影"专家讲座栏上陈大师的文章,深感遗憾未能去北京看大师的展览。网上能看到大师的作品,令人高兴。我们再去拍长城,除为了感受,练技术,在摄影艺术上还有意义吗。
问:长城是您永恒的主题,是什么使您对它如此痴迷?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您是否打算给自己赋以新的主题?
答:长城是我创作的永恒题材,我相信也是世界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长城,有的是来 找感觉,有的是来找历史,有的是体现艺术,大量的是来了解中国的文化,但更多的还是来做商业摄影,当然,作为中国摄影师应该考虑的事情更多一些,如果你能有空阅读一下宗白华先生翻译的德国考古学家希里曼先生1863年写的文章《我到长城的旅行》:每当读到"这是人类的双手所曾创作的最奇伟的作品"这句时,即会找到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也会使自己恍然大悟,也许令我们惭愧和内疚。
不过,我以为不管再过多少年,或是再过多少个世纪,应该还是说,长城就是长城,而且是永远的长城,无需再加点别的什么东西了。如果非加不可,只不过就是情感了。

问:在新世纪中,如何发挥创意作品?如何定义?目前,中国摄影作品流向如何?是否偏向生活?如何表现更深创意?
答:目前,我对"创意"摄影作品并不十分理解,也不十分了解,我从不以一种定义去拍摄,至于拍摄后是个什么模式,由写文章或做学问的人去做。
中国摄影的走向,以我个人看,除新闻传媒的作品以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纪实题材。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这是大主流;
二是执着的艺术创作和随意自然的拍摄,将会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二者都将长期合理存在;
三是商业作品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未来的广告创意水平,可能会比外国高人一筹;
四不管是艺术性的、商业性的,或是传媒性的作品,都将逐渐建立各自的市场,并将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问:现在有关摄影的网站很多,但是,象您这样的专家却没有自己的一个站来宣扬,您有打算吗?
答:作为艺术家自己,不应过多地去宣传个人,同样,作为摄影家或摄影师,应该更多地去拍作品,当然利用网站来传播自己的作品,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我没有时间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人的境界是无限的。

问:大陆主流摄影倾向歌颂,唯美,社会生活类也多配合一定的政治品位。刊物及影赛的导向皆为光明面。带有揭露性的社会生活写实摄影作品,是否应该在大陆存在和重视;作为有影响的摄影师,陈先生是否能够为推动摄影的揭露功能发挥作用。
答:我从来都不这样地以为。作为摄影艺术,可以拍这个,也可以拍那个,作为社会的人,都有社会责任感,或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在此,我要说,我们的许多摄影者,对西方的摄影观并不十分了解,包括我在内,同样,西方对我们的摄影观更不了解,他们对我们的摄影观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偏见,我这里说的不是商业摄影,而是艺术摄影。我希望有机会与他们对话。唯美是摄影语言中的 一种语言,没有必要去否定它,毕竟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不过,粉饰则都是悲哀的。
我的摄影是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基点的,东方美学的潜意识往往体现在我们的作品里。我既不盲目反对那些我不了解的观点,但也不原意强行接受不适合自己的那些东西。

问:你的长城系列的专集,我百看不厌!但是,听说都是大幅相机的产物!我想问问您,器材在您的摄影中的作用,相比较其他因素,有多大?
答:1999年8月8日《长城史诗》摄影展的58幅作品只有3幅作品是使用大画幅相机摄制的,其余的是使用中画幅相机。作为摄影作品,不管是大小画幅,都是可以成立的,器材是主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不过大画幅的综合素质比较特殊些。一个摄影师的作品从来不以画幅大小作标准,我有时拍大画是一种感受,或者是去做一件事,做一件在我们摄影圈子里过去无人问津的一件事.

问:做摄影家到你这样的高度还有什么样的追求?
答:我现在没有什么具体的追求,能做点什么就去做点什么,做不成的事情,我认为是天意,但劝年青人不要这样做。

问:当今世界的箸名摄影家应具备什么素质?
答:当今世界著名的摄影家应具备以下应有的素质:
1)崇高的敬业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2)有相当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公正、客观是重要的职业标准。
3)对任何事物都有兴趣,敏感和灵性则是决定所在。
4)有健康的身体;
5)有严格的技术素质;
6)知识面宽广,深知艺术的涵义;
7)有一定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作品的出路和良好的摄影器材。

问:摄影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亦如人之初一样赤裸裸。当摄影逐渐得到宠爱后,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喧闹,摄影被套上了层层迭迭华丽的外衣,制作这些外衣的裁缝们,于是成了这"大师"那"大师"。后来者驻足摄影面前,无不叹服这外套制作之精美,竞相模仿,试图锦上添花。摄影不再是赤条条的,亦如人一样有了服装。于是,摄影亦如人一样,有了时装研讨会,时装展示会......
于是,又有一些裁缝成了"大师"!
答:你称呼别人为"大师",也不会妨碍你的体面,别人称呼你为"大师",也不必难以为情,这就是当今的社会,从本质上说,你说的裁缝大师和"大师傅"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我斗胆地说,下世纪的大师已不是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大师了,这是时代社会所决定的。这也许是新时代关系吧!我的这种乐观或悲观意识将体现以上的看法。你的思想、情感、神经要放松、放松、再放松,放松得就象你称呼为你做饭菜的那位大师傅一样的自然和亲切。我以为,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值得考虑的小问题。

问:成为一个摄影家应是位学者和摄影技巧的高手。在进入这个自由王国之前,即在理论研究和技术技巧都有一定深度,但仍无创作的自由度时,如何闯过这一艰难期?
答:摄影高手不一定是学者,这是两个概念,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是一个过程.过程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总之,是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如果真的要去做事,那就不要以为有艰难.如真的有艰难期,那就咬紧牙关顶下去,也可以找你最知心的朋友给予帮助!

问:请问大师何谓专业摄影,它与业余的区别是什麽?
答:目前我们所说的"专业"界定极为混乱.我以为专业和业余也不全是以器材和作品的高低作区别的,但是能否去完成专业摄影任务这是最根本的尺码.

问:请教陈大师:建筑艺术和摄影艺术是否有共性,有何区别?非常感谢!
答:只要是艺术就有共性,摄影是平面,建筑是立体。

问:中国绘画界有一个名词叫做文人画,您认为是否会出现"文人摄影"
答:有可能,但不会全部.

问:以前经常看到您的航拍作品,近来似乎很难见到,您认为航拍作品是否存在局限性?
答: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有其局限性,航拍当然在其中

问:何时能发表您的黑白作品?
答:目前没有计划

问:跟你当助理行吗?
答:目前在中国很难找到摄影助理这个职务,但我不知道如何运作?

问:请问您的作品是否利用了"暗房技术"进行了二次加工?
答:有,但要看是什么照片,干什么用.

问:您对飞速发展的数码影象如何看待?会取代传统影象吗?数码的操作是否影响摄影的真实性?电脑都能做,会影响摄影师的基本功吗?您涉及数码领域吗?
答:数码影象的确发展很快,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影象,摄影的真实性含义很广,摄影师如果会电脑,他基本功又扎实了许多,明天,如果我拥有数码相机,同样马上就会去拍照.

问:你是否想把关心人和关心自然提到同一个层次来谈?
答:是,非常OK!

陈长芬:
圣诞刚过40多小时,再过几天就是2000年了.我把雪中的一簇小花献给网友们,作为网上的贺年卡祝各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每当这个时刻,我总会想起我1996年过唐古拉山傍晚时分在吉普车里拍到的这只跑过山岗的小藏羚羊,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再撞到别人的镜头里还是会撞到偷猎者的枪口下,让我们共同聆听"阿姐鼓"中朱哲琴小姐唱的那首<<羚羊过山岗>>悲壮的歌吧,并为那颗跳动的小生命而祝福!如果你有这首歌,就请你把音乐放出来: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回头望,回头望,清晰的身影,很苍凉,天那么低,草那么亮,亚克摇摇藏红花,想留住羚羊。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回头望,回头望,清晰的身影,很苍凉,天那么低,草那么亮,低头远去的羚羊,过了那山岗。
……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