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的剪裁 图文:陈长芬
摄影离不开剪裁,总的说来,剪裁有时间和空间之分。
所谓时间剪裁,既可以理解成一个漫长的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个短短的典型瞬间。选择一个最佳时机拍出最好的作品,恐怕是摄影师对时间剪裁真正含义最通俗的解释。
拍摄《起飞》时,我使用135相机500mm望远镜头由下而上追随拍摄,光圈优先,自动快门,速度适中。采用全画面对称式构图,画面不能再做任何剪裁,是时空剪裁的最佳表现。
从60年代至90年代,我曾四次去西藏。前三次都是公务采访,也从未离开过拉萨。1996年初,我计划开车再去一趟西藏,把亲自看—眼珠峰作为此行最终目的。出发时间定为六月初,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气候比较好,一路行车安全系数比较大。
拍摄珠峰对有的人十分容易,甚至是到那里打开相机就拍,拍完就走。然而对我来讲却是十分困难。我们在绒布寺等待两天、珠峰一丝未露,加上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人头脑发胀,烦燥不安,只好收起相机,调转车头,开始下山。倾刻,我的情绪低沉到了极点,一个摄影师的终身遗憾终于出现在我的身上。
“不,我不能下山,我发誓,拍不到珠峰我决不下山!”于是车头又调转180度,回到刚才架起相机的地方。半小时过去了,上苍终于拉开天幕,珠峰开始显露出神山的真颜。我打开相机,不停地接着快门。十多分钟后,珠峰重新蒙上面纱。我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地,朝向珠峰磕了几个响头。
此后,我们又转向卓奥友峰,二次在海拔6000米处进行拍摄,做了一次人生极限的难得考验。
《沸腾的雪山》中的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我在距该峰约20公里处用500mm镜头拍摄。雪峰四周留有一定的空间,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爱好、审美情趣以及考虑照片的用途做不同方式的剪裁,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我的西藏之行,虽然没有拍出他人期盼的杰作,但我却把在那里所拍到的照片,当作雪白的哈达从西藏带回到北京。
前些年我曾为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拍摄了四个春秋,迄今为止,我依然不十分满意。要想表现长城上砖石结构的质感与那里的自然环境关系,光线的位置几乎就成了决定因素。理想的光位每年只有几天的过程,如果那几天里光线的强度和色温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只好不拍。风光摄影师常常安慰自己:“今年拍不了没关系,明年这个时候再来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剪裁有何等的重要。
摄影的空间剪裁似乎要比时间剪裁显得更为具体和直接。我以为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构思中的剪裁、拍摄中的剪裁、后期加工剪裁。
构思中的剪裁是指照片拍摄前,作者对作品和画面构成的一种设想。它体现在摄影师眼睛看到的和脑子里所记忆的无数的形体、线条、色彩等,通过想象剪裁再移植到设定的画面里这一全过程。它既可以潜存在摄影师脑海里,也可以像作画打草稿一样记录在纸上,目的是做到心中有数,为摄影的实施做好准备。模特儿摄影和广告摄影常常是这样做的。
照相机本身无法回避镜头里的客观世界。摄影师面对周围纷乱的环境空间,不管你是敏感还是迟钝,都必然产生一种较快的反应,它集中体现在相机取景框里所呈现的各种影像:拍摄点是否妥当?前景是不是多余的?还缺一点什么?是立即按下快门还是等一等、考虑考虑?于是剪裁左右着每一个摄影师,宣称从不作剪裁的摄影师面对现实也无法逃避,去取舍那里的山脉、河流、田园、村庄、树木和石头,甚至剪裁到一颗小草或是一粒沙子。
相机取景框的设计者,基本规范了摄影师的取景模式,画面无非是正方形和矩形、而矩形又有不同的特殊比例它是根据摄影师的职业特点、习惯、爱好以及照片的用途而设计的,为摄影师拍摄出一步到位的作品提供了可靠依据。实践证明。全画面构成是保证作品高素质的重要因素。电影艺术只有内容上剪辑而不需做画面的剪裁。也许是我们的一个借鉴。电影尽管能够把正常的画面用遮幅式的方法改为“宽银幕”,但总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原来的面孔。原因是拍摄语言有着各自的表达方式。
备有多种焦距镜头的摄影师是幸运的。充分运用手中的所有的镜头是摄影剪裁的又一种方式。广角镜头可以把更多的景物摄进来。望远镜头可以把不必要的部分删节掉、变焦距镜头的轻捷、方便为摄影师迅速准确剪裁带来更多的优越。可以想象.当前的电影艺术如果没有变焦距镜头的推拉将会使我们失去多少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我不习惯把本来可以通过取景剪裁拍到一步到位的作品只当半成品去拍,不足之处留到后期再做加工剪裁。在我看来,对于摄影来说,不能一步到位的作品很难成为真正的优秀作品。即使是通过后期加工剪裁获得了好的效果也难以弥补自己心态的平衡。这也许是属于“艺术良心”范围的东西,我以为自己责备自己要比别人责备更实际,同时也更有意义,当然也就更难受。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摄影师不是一个完美的摄影师。对于艺术家来说更是如此。
我并不是说所有的照片都用不着后期加工剪裁。在我看来,有的还非剪不可。那是因为现场拍摄时一些无法回避和无法达到的客观原因所致,如镜头焦距不够长杂乱部分无法清除,拍摄点不能改变以及冲洗过程中出现的毛病,或者是摄影师视觉生理有缺陷。
除此以外,多属于拍摄时间仓促、对景物的了解和认识缺乏深度或者是摄影者本身水平还不太高,于是在后期做些必要的剪裁,甚至找些高手,通过这种剪裁,达到主题突出和画面完美,成为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作品来也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时候把后期剪裁比喻成起死回生是最恰当不过的。
除非用于教学和交流,我不太主张用指导的方式去剪裁别人的作品,强加剪裁和无限拔高都将使作者本人无所适从。它就像热情的主人为客人做了—桌饭菜,而客人仅此看中一道红烧肉而把其他的都请走显得不礼貌—样,
总的说来,作为平面视觉艺术的摄影,无论是哪种剪裁,都是衡量作者艺术素质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出作者的宇宙现、思维方式、科学知识和艺术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