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构图之联想
                                      文/陈长芬
ccf-04.JPG (76021 字节)     十多年前,我在一个装有长焦镜头的哈苏相机面前晃来晃去,忽然发现一个正方形取景框呈现在镜头的中央,恰似一枚外圆内方的中国古钱币。从此,这个新图案潜存在我的脑海里,并以这种外在的形式去寻找远古时代的那个“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考。
做科学的未免需要把天地是圆是方说个明明白自,而做学问的却可以把它说得天花乱坠。知识对于我来说,犹如苦海涩水,无边无岸。在我的相机取景框里,历来感性大于理性,形象多于思维。我曾用一种抽象思维去打量这个宇宙,觉得好象圆与方是组台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形式,又曾用形象思维类聚周围事物,就相对而言,我认为,圆的多近于原始和自然,方的多属于进化和人工。圆和方二者历来有天生的默契。有如“天人合一”的同一含义,只不过出自不同时代而已。
    自有摄影术以来,我们从未离开过圆与方这两种基本形式。摄影的全部意义在于利用通过一组或几组圆形的凹凸镜的光学原理,得到一个清晰的显象,并最后转换成一幅方形或矩形画幅的照片。今天,矩形画面几乎统率了世界上所有的影视艺术。但作为图片摄影的正方形画面仍然独领风骚。
    坚持正方形画幅的相机设计者们,依着非常科学的根据,认为正方形画面是取之焦点成像后的最中心部位,从而保证了镜头涵盖率的绝对性。达到影像的最佳素质;摄影者在拍摄竖画面时,可以免去倒换相机角度的麻烦。
    瑞典出产的哈苏相机1962年受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的高度重视。自那以后,哈苏相机多次漫游太空,拍下了大量照片,为人类认识太空、开发太空提供了珍贵资料。那些耳目一新、前所未见的新的角度、新的构图和新的思维方式产生的高清晰度照片,打破了人们对正方形构成认识的传统定论模式,为开拓摄影艺术的新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过用户几十年的实际使用,证明正方形构图不论是现在或是将来,都有广阔的市场。在艺术创作、专题报道、商业摄影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占有特殊的优势。实际上,一幅6cm x6cm大小底片裁成一般正常的矩形画面,不会有什么逊色之处,何况正方形画面要不要剪裁成矩形画面以及如何剪裁,都还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我看来,正方形画幅特别具有东方审美情趣,“天园地方”的古老哲学思想、井田制的历史渊源、传统汉字的基本形状,乃至今天高科技的芯片、集成电路块,无不与正方形有着密切关系。
    正方形构成更加具有诸如平衡、对比、调和、节奏等美的要素。仔细观察,在正方形里,类似"s"."+"."o"等这些基本形式的构图要比矩形更为强烈。
荷兰著名艺术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绘画作品,以简单的线条和线组以及颜色布局在一个正方形里营造出这幅令人陶醉和思考的画面来,真可谓深奥无穷、巧妙之极。直至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1986年夏天,中国美术馆举办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画展。最使我受到冲击的是序幕厅里十幅正方形作品。这些照片翻拍于原作的主要部位,它的质感虽然比不上原作所用国画材料的那份质感,但就作品的份量、视觉冲击以及绘观众留下来的印象而言,却远远超过了原作。前年,我去徐州李可染故居参观,再次看到那些照片,觉得和当年在美术馆第一次看到时有着同样的感受。
    方片构成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原因主要是能使更多的元素得到聚集,克服视觉上习惯性的余视,正方形由于四周等边,有着均衡、静止、稳定等特性。因而,容易使人产生单调的逆反心理,于是一种企图打破这种特性的另外一种力量便应运而生,形成一股向外扩散的张力.随即使观看产生更多的联想。因而使作者、作品与观者的情感交流得到新的发展。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在线|读图时代出版社|

建议显示模式调整为1024x768真彩色,字体大小中。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

《中国摄影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 《中国摄影师》 2000-2007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