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回响/陈长芬
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家,他所要做的就是面对大自然、与自然进行对话:我认为,在这种对话中,摄影家需要对音乐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因为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中,与这种对话最为接近的就是音乐,只有在音乐之中才包含着更多的抽象性。而人与自然对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行为。
多少年来、我力求在我的作品中体现出音乐的感觉。我一直是这样思考的。一幅气度恢弘的风光摄影作品应该象一首好的交响乐曲。一首乐曲,‘它是由诸多音乐元素—
音符构成的、由音符构成节奏、旋律、谐音等等:而摄影作品也是由摄影元素—感光颗粒构成、由这些颗粒构成带有色彩的、千变万化的形。
摄影与音乐中有着何其相似的一致性当我们欣赏—幅风光摄影作品时、我们常会产生一种抽象性思维、想象、甚至梦幻……而音乐带给我们的似乎比视觉的东西更加丰富。
摄影圈内.有许多音乐发烧友。他们对音晌器材的质量要求很高。但我没有追求这方向的东西。我追求的是一种宏观的感受。我希望夹杂在我的作品中的那些音乐语言,能给人—种提示、一种另外的思维、一种享受……
回忆我的摄影历程,大概有这样几个阶段。都是与音乐分不开的。八十年代初始,我喜欢喜多郎的作品,这位日本人用东方人特有的情感在他的音乐小描绘了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但后来我感觉到他的音乐仍比较具象,比如《丝绸之路》的第一篇章是钟楼.西安;后面又有楼兰、风神、沙等等。1983年,法国电子琴合成器演奏家让.米歌尔.雅尔来到中国.他演奏的作品则更加抽象、超脱。表现了自然、宇宙。比如氧气、潮汐.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带来思考.我八十年代中期拍摄的东西和他的音乐作品内容及表达方式有着相当程度的不谋而合、后来我放我的幻灯作品时配的音乐就是他的。再后来、德国的电子琴演奏家温吉利斯的音乐直接影响到我的那组航拍的作品《大地》他的音乐带给人一种无形的联想。
我对他们的作品没有专业方而的研究,只不过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一种相互默契的东西。艺术之间.贵在相互的启迪:这是艺术最基本的素质。
1993年,我在拍摄完成那组《鸟看》之后,面临对一些问题的重新思考.我开始更加关注摄影的本体语言,也就是那些由摄影技术所决定了的最基本的语言。摄影的本性决定了摄影的语言是具象的,但在具象中无疑包含着抽象的成份;而音乐的语言是抽象的。其中也包含着具象的成份。我认为在摄影的语言中.其艺术性与抽象性是相互关联的,摄影家在面对具象的世界进行创作时、需要进行抽象的思维。他所具有的抽象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产生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通过抽象思维对客观世界进行提炼。这就是音乐对摄影所给予的启示。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我们几乎可以从中聆听到生命在流淌的声息、那种对生命的颂扬和理解.那种充斥于生命中的激情.同样这在一幅优秀摄影作品中也不可缺少的,就拿《中国摄影》杂志今年(98)第六期简老的那几幅作品为例。那幅荷花(题名《浮牛若梦》.封面)、那幅被烧焦的树(题名《野火烧不尽》)。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对生命的充分理解、一种为生命而奋斗的乐观情绪。
中国的流行音乐起步虽晚:对我的影响却很大:像早期田震的那首《黄土高坡》.当时就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碰撞。1988年、我买了飞机票,带这首歌的磁带.来到宁夏。从银川.沿着长城。沿着陕北,跑了一趟。在凛冽的寒风中.我和老乡们一起听这首歌.谈这首歌中对黄土地的亲切的理解。我认为这首歌的歌词写得非常的美。非常的恰当、切题。还有那英的那首《过把瘾》。歌词虽很通俗.但却表现了人在一种特殊的环境里的一种特殊的感受、至今我仍记得那几句话,“爱就爱他个腾云驾雾,爱就爱他个天翻地复.爱就爱他个轰轰烈烈.爱就爱他个迷迷糊糊",1996年我去西藏
在过唐古拉山缺氧的时候,那时的情景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死去活来.就是这首歌给了我力量.伴我度过了难关。当我到达了布达拉宫时.第一首放的就是《阿姐鼓》.它的旋律和歌中表达的对雪域的深情给人的那种亲切感、力量感和召唤力.确实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凡流行音乐中有哲理、有气度的东西.都会给人以力量,这些音乐以其特有情感和震憾力影响着我.使我将这种共鸣的情感和力量融入到我的摄影作品中去。可以这样说.在我的摄影生涯中.音乐时时伴随在我的身边
最近.哈苏公司为纪念哈苏相机五十周年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幻灯演示会上。放映了题名为《太空回响》的幻灯.利用不断跳跃着的静止画面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种做法目前己开始在国际流行。是瑞典人首创的、而有趣的是《太空回晌》中所采用的音乐。与我在我的《沙漠》和《星空》幻灯中所采用的音乐相类似。这也充分说明艺术是为人类所共同接受的、是有着极大的共通性的。
在此文即将收尾时.我还想再回过头来再谈谈交响乐。我认为对于一张照片.即便它很出色。有时也难以去表达象一首交响乐这样宏大的篇章,但它完全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乐章。此时、如果是一本摄影画册、它表现的是一个特定的专题.欣赏它应该使人得到一种完整的、立体的感觉、有起有伏、有节奏,有矛盾,象一首交响曲。在交响乐中、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它对人类的思考、对音乐的理解、它所具有的震撼力,那种对灵魂的撞击,太伟大了……中国已经沉睡多少年了,现在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时期、我们的艺术太需要富有震撼力的东两了!
|